第 102 部分(7 / 7)
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
崇祯死后,因为没有确定的接班人,也就没有
确定的谥法,有毅宗、庄烈帝、怀帝、愍帝、思宗
等谥。思宗的“思”字,不是美谥,《逸周书》的谥
法解中说:“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即“眚”,灾害
的意思)兆民曰思,追悔前过曰思,外内思索曰思。”
汉朝的王逸作过一篇楚辞,叫作《九思》,是哀悼屈
原的,共有九章:逢尤、怨上、疾世、悯上、遭厄、
悼乱、伤时、哀岁、守志。所说的悼乱伤时,疾世
哀岁,逢尤遭厄,和袁崇焕的心境和遭遇倒也差不
多。但崇祯写这《九思》二字时,所想到的当然不
会是王逸的《九思》。
③崇祯遗诏:“朕自登极十七年,上邀天罪,致虏陷地
三次,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也。任尔分裂朕
尸,可将文武尽皆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
人。”这道遗诏,和相传留在他身上的遗书文字稍有
不同。
④“君非甚闇,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
忠绝少。”
⑤梁启超在《袁崇焕传》的题目上,加了“明季第一
重要人物”的形容词,传中说:广东崎岖岭表,数
千年来与中原的关系很浅薄,历史上影响到全中国
的人物极少,只有唐朝六祖慧能光大了禅宗,明朝
陈白沙在哲学上倡明唯心论,成为王阳明的先驱,而
“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
族之隆替者”,只有袁崇焕一人。(其实,他即使不
提到孙中山先生,也应当提洪秀全。)又说:“故袁
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康有为
在《袁督师遗集序》中说:“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
间也,天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