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七章 一代天骄(下)(3 / 8)
间,已经赢得汉族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效忠”张旭自书“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很能代表一些遗老的心理。作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朱元璋精明过人,他清楚这种局面,所以大大方方地承认元朝,承认元世祖、元顺帝,并宣告,元朝气数已尽”以收人心机括。
虽然之后,明朝一刻也没放松对蒙古势力的绞杀,但历代皇帝对前元的态度没有改变……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朝代,元朝已经灭亡,你如何尊崇它”尊崇它的皇帝,在法理上,都与那些残余势力无关。相反”还会给他们扣上个破坏国家统一的罪名,加以讨伐。
事实上,成祖皇帝后来征伐大漠,基本都是用的这个名义。
但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前元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国力上的衰落”军事上的接连失败,使明朝君臣的神经,变得特别敏感脆弱。其极致便是世宗肃皇帝,于嘉靖九年,在北京兴建“历代帝王庙”但是撤消了元世祖忽必烈的神位。
也正是在嘉靖年间,明朝的对蒙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嘉靖之前,本朝允许指定的几个蒙古族首领定期朝贡的政策,由此而形成本朝的朝贡体制。
朝*体系的作用在于,首先蒙古族的朝贡,是以政治上的臣服为前提,即各部要接受明廷的册封,这是在成祖永乐年间确定的。接受了册封”就是接受了明朝的统治”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其次”朝廷会厚待来贡使节”朝贡使臣一入境,其衣食住行几乎全由朝廷包管了”并有丰厚的赏赐、给赐、回赐物品,绝对的薄来厚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会允许,其朝贡领赏之后,许于会同馆开市三日或五日,。这种互市交易对于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他们在开市期间既可以出售自己所携带的马匹、皮毛等畜牧业产品”也可以将进贡所得的物品出卖,以换取他们部落急需的生活必需品。
这套朝贡体制的背后,是从成祖年间开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羁縻统治,这是在无力对其进行直接统治的情势下”使其接受〖中〗央王朝统治的最佳办法。在武宗正德以前的几个朝代,这套体制的运行基本上都比较顺利……哪怕是“土木堡之变,后,瓦刺强盛一时,这种朝贡关系也并未受到影响,鞋靶部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明朝的国力衰弱”日渐强盛的蒙古各部,虽然一直保持着朝贡”另一方面却不断侵掠边地”不再像原先那样守规矩。之后到了弘治年间,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势力强盛一时,冰冻则西入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