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章(2 / 8)
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重重地叹了口气,呆愣地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打开弘历的心结。正在烦闷,觉得有人看我,移目望去,原来是刚才的小宫女有意无意地掠了我几眼。觉得自己如堕入了五里雾里一样,正大光明殿的太监、宫女们没有不认识我的,她不该如此的。
微微笑着打量着她,只见她发如墨、脸如雪,眉弯口小,人很美,但有些不足的是,左脸颊的酒窝处有几个淡淡的雀斑。
见我望向她,她丝毫没有怯意,目光坦荡地浅浅笑着。她上前两步,盈盈一福,起身后道:“姑娘,你不记得我了?”望着她脸上那抹熟悉的笑容,我心中有了印象,她曾和那个鄂答应一起,并莫明其妙对自己说‘谢谢’的那个女子。只是她不应该是个答应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她好像知道我心中的疑问,正要开口说话,殿外已传来高无庸的斥喝声:“笑泠,还不去奉茶,在里面嘀咕什么呢?”听到他急急的步子又向大殿行去,面前的她对着我歉意地笑笑,道:“以后有机会再说给你听。”说罢,接过另一个宫女递过的茶盘,欲进勤政殿奉茶。
自己来的目的本就是找胤禛,既来之则安之,没有现在就回去的道理,遂开口对笑泠道:“好,有空再聊,这茶水还是我拿过去吧。”她显然也知道我来的目的,于是,她脸上的笑容灿烂了一些,应了一声,把手中的茶盘递了过来。
其实知道她的身份后,心里本来还有一丝不舒服,但她那一笑后,我心中竟然突然释然了,心底深处那一丝酸意也随之消失。
走到大殿门口,对高无庸点头示意一下。踏入大殿,就听到了弘历的声音:“皇阿玛,自六月田文镜奏报民人翟世有拾银170两,归还失主,不受酬银一事,命给七品顶戴以资鼓励,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三起,长此以往,它就违背了朝廷原来的意愿,也失去奖赏的作用。”
胤禛掠了一眼站在门口的我,招了招手,示意让我先坐在一旁等待。我走过去,慢慢地把茶水放好,便坐在了离两人较远的椅子上。
胤禛深锁着双眉,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前几年人心玩忽,诸事废弛,官吏不知奉公办事,小人不畏法度,所以要痛加砭斥、整饬弊政。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有了一些改观。但如果民风再好一些,少一些鸡鸣狗盗的事,使民安于田里而无饥寒愁叹之声,久而久之,那我们大清何愁没有盛世出现。”
弘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