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6 / 6)
“既然是自建房,作用是为了等拆迁,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些房子里不住人?”我问。
曹支队长摇摇头说:“也不是,据初步调查,有七八户是长期在这里居住的,有十余户是偶尔会在这里住, ]剩下的几十间房屋都是空着的。”
“这样密集建造,不会造成分地不均的纠纷吗?”我对这样的事情充满了好奇。
“以前这里是一片公用地。房子建造的那两天,我们确实没有接到过纠纷报警。老百姓很团结啊。”
“你们初步勘查结果怎么样?”我转头问小杨。小杨是我的学生,虽然比我小不了两岁,但我也不自觉的以老师自居。
“男死者叫付离,女的叫张花娆。目前看,男死者应该损伤重一些,张花娆好像没什么损伤,不过尸体我们没有翻动,在等你们来。”
这可能是小杨工作后碰见的第一起杀死两人的命案,所以他显得有些惶恐。
我绕着现场走了一圈,这是我的习惯,很多时候外围现场会发现更有利的证据。现场是一间自建的红砖平房,只有一间,且没有隔断。房屋的北侧有一个红漆双开大门,旁边有一扇窗户,窗帘是闭合的。窗户有些高,身高170cm的人站在窗前估计也就勉强可以看见室内的情况。窗户下面是一片花坛,已经被警戒带保护起来。
现场的南侧是一片墙壁,没有窗户,只有一扇孤零零的小后门。看起来整个房屋十分不协调,可见这应该是一座仓皇建造的烂尾房。
林涛正蹲在后门口,用小刷子仔细刷着门边。
“怎么样,有发现没?”凭我的直觉,这起案件应该并不算困难。
林涛摇了摇头:“后门是被撬开的,门锁本来就很劣质,轻轻一撬,就废了。根据足迹方向,这个门是出入口。但是这木门质地太粗糙,没有提取指纹的条件。”
“足迹呢?不是能看出方向吗?有比对条件吗?”我问。
林涛停下手中的工作,用肘部擦擦额头上的汗珠,指了指室内,说:“红砖地面,只能看出轮廓,看不出花纹,一样没有比对条件。”
我露出一脸失望的表情,戴上鞋套,推门走进了室内。
刚进入室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