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崔老太爷 (6)(8 / 21)
闹,甚至连刀都架上了脖子,临走前还丝毫没有悔意,怎么一转眼就变得这么客气。这莫非就是所谓的此一时、彼一时么。心中虽觉奇怪,但玉珠还没有笨到把这疑虑说出口的地步,只是朝他笑了笑,笑容里有几分真诚却是不好说。
大胡子又高声地宣扬了一番玉珠的功绩,玉珠起初只笑不语,但很快越听越觉得不对头,当初救的人明明是老黄,怎么换到了大当家身上,而且还——蛇毒——玉珠猛地想起来,她拢共也就治过两回蛇毒,一回是李庚,另一回,不就是在太医院斗医时的那个死囚么。
仔细瞧瞧,大胡子的头发似乎刻意地留了些下来搭在额角,隐隐约约可见额发下的刺字,可不正是囚犯的标志,若是去了胡子,倒的确与当初的病人十分相似。想到此处,玉珠真是哭笑不得,难怪当时选大夫时,那人毫不犹豫地就选了自己,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她怎么就跟这些匪徒们如此有缘呢。
不过,这也说不清楚到底是福是祸,当初被劫的时候还直叹说是倒霉,到了如今,若不是早和这些人有旧,性命虽说不一定有碍,可势必不能善了。
大胡子又高兴地说了些客气的话,还让玉珠在寨子里多住些日子,待天气暖和些再送她回京去。玉珠闻言,总算松了口气,可一想到那封信的事儿,心又提了起来,正要跟大胡子说这事儿,忽听到外头有人高声报道:“大当家,不好了,山脚下来了官兵,还有个书生说要上山来议事呢。”
玉珠脸色微变,众人却早已忍不住开骂起来,粗言俚语,不绝于耳。大胡子则镇定许多,沉声问道:“议事?所为何事?这些年来,我过山风与官府井水不犯河水,莫非他们还想来招安不成。”
三当家在一旁插言道:“我听说新平城刚换了个县令,莫非是想新官上任,招安我们好立一大功?”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脸上不掩鄙夷之色,显然对官府并不放在心上。
玉珠原本还想着是不是因为自个儿的事儿,如今听他们一说,又觉得不像,毕竟她不过是个早已从太医院离职的大夫,想来衙门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凑到老杜身边跟他说了这事儿,但老杜这会儿一门心思都放在山下的官兵身上,根本就没把她的话当回事儿。
因众人要商议正事,玉珠不好在厅里久待,便和众人告了辞,先回屋去歇着。待她一走,大厅里就跟煮沸了的开水似的,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地叫嚣着,要去跟官兵大干一场。只有几个当家的性子沉稳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