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瞩目大西南 (1)(18 / 23)
亲自赶到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建议“把蒋介石作为反革命抓起来”。
当时虽然国民党反共的气氛已经很浓了,但陈独秀领导的中共中央依然在遵从共产国际指示,小心翼翼地避免同蒋介石发生冲突。对送上门来的薛岳的意见,决定不采纳。同时建议薛岳装病,以拖延撤离时间。
装病这种把戏在蒋介石面前是无法拖延的。4月5日,汪精卫与陈独秀联合宣言发表的同一天,第一师被调离上海,蒋介石与白崇禧随便就弄出了一个比装病更大的理由:“赴京沪线护路。”
一个星期后,蒋介石大开杀戒,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薛岳也被解除第一师师长职务。
薛岳生在了一个大动荡的年代,大动荡的年代造就了他大动荡的性格。
建议共产党抓蒋介石的薛岳后来投靠了李济深。他在担任广东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仿佛换了一个人。南昌起义部队退到广东潮梅一带地区时,薛岳协同陈济棠等部阻击,在汤坑与起义军展开激战。对面的对手,就是当年在总统府共同掩护孙夫人宋庆龄突围的叶挺。战斗中薛岳4个团都被击败,师部也被包围,全师覆灭在即。关键时刻叶挺部营长欧震叛变革命,阵前倒戈。薛岳立即抓住机会,与赶来增援的邓龙光部向其当年好友、共同掩护孙夫人突围的叶挺展开猛烈反攻。
汤坑之战,在南昌起义部队的战史上占有重要一笔。起义领导人的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重新北伐的设想在这里被击碎。幸亏有朱德率第九军教导团和第二十五师留守三河坝,未西进汤坑,后来和陈毅一道,率部突破敌人包围,上了井冈山。
这年12月,薛岳又率部参加了扑灭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其部第四团连续5次向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发动攻击,最终占领了起义军总指挥部,使白色恐怖笼罩全城。
从孙先生、孙夫人的忠实护卫,到上海总工会的朋友、建议先下手捉蒋的左倾师长,到打击南昌起义部队、镇压广州起义,薛岳只用了5年时间。5年之内,薛岳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
那的确是一个沧海桑田、大浪淘沙的时代。红军长征开始后第一个主动请战、向蒋报名要求率部追击红军的薛岳,仿佛与共产党人天生势不两立。追击是一个苦差事。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薛岳也走了两万里,从江西至大西南至川北至甘肃,转战数省一面对红军进行追击作战,一面将中央军势力打入了过去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大西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