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瞩目大西南 (1)(20 / 23)
中央军内部矛盾重重,也算积重难返了。
王家烈起初对薛岳的提醒颇不以为然。没想到情况很快证实:南京方面派来贵州出任省民政厅长的,竟然是何应钦之弟何辑五。
王家烈方才醒悟薛岳所言极是。
表面上追击红军是头等重要之任务,实际对国民党各个派系和集团来说,最主要的目标和对手,皆是自己权力道路上的障碍。蒋介石如此,何应钦如此,陈诚如此,薛岳、王家烈也是如此。他们中有人把红军当做敲门砖,有人把红军当做挡箭牌,无一人认为正在长征且损失严重的红军是主要对手。
比较起来,错误最大的还是王家烈。红军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不图黔,而恰恰要图黔,建立川黔边根据地。所以当红军的这一行动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全面展开时,王家烈便成了一只感觉锅底最热的蚂蚁。
他是黔北桐梓人,丢贵阳都可以,就是不愿丢遵义。遵义地区资源比较富裕,若被红军久占,将地方土豪浮财打光、民团枪支搜尽,以后想恢复就十分不易;且黔北为自己桑梓之地,不首先掌握黔北,就失去了根基。
所以最不愿意与红军打仗的王家烈突然变得最愿意打仗了。他在薛岳面前把胸脯拍得嘭嘭响,一定要收复遵义:“我愿亲率所部打过江去,成败在所不计。”
但最愿意与红军打仗的薛岳,又变得最不愿意打仗了。他对王家烈的软磨硬泡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目前部队太少,不会成功。等四川方面的中央军郝梦龄、上官云相等部出动,南北夹击,才易奏功。”
王家烈吃了一个软钉子,真是黄雀在后。虽然他开始提防何应钦了,却未想会落入薛岳的圈套。
此刻他若知道薛岳的打算,定要惊出一身冷汗来。
薛岳没有地盘。在军阀林立的社会中,没有地盘便是没有根基,总须仰人鼻息。但国家已基本被瓜分殆尽。北方林立着张学良、阎锡山、宋哲元、杨虎城、韩复榘;长江中下游和江浙尽属蒋介石;广东有陈济棠;广西有李宗仁、白祟禧;湖南有何键;四川有刘湘、刘文辉;云南有龙云,连冯玉祥、李济深、唐生智这样的人都属无家可归了,他薛岳还能在哪儿找到新的立足点呢?
这回找到了,他一眼就看中了贵州。这也许是最后一块可易手的土地和最后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了。
黔军太弱,薛岳带来了中央十万大军。黔军腐败,薛岳带来了中央的恩德。而且此时图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