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历史与个人 (2)(22 / 23)
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陕甘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驻前方督战,并召集二十多名高级军政大员聚集西安待命,图谋一举消灭红军。
11月上旬,红军宁夏战役失利。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决定改变从外蒙提供援助的计划,开始研究从新疆哈密帮助红军的新方案。
但这一方案显然不切实际。中共中央11月8日复电共产国际及王明,认为除非将物资运至安西,否则要红军经过1500里荒无人烟的沙漠接运,极为困难。因此,虽可组织西路军设法前往哈密方向前进,但“红军主力一般看来将不得不改变向四川、湖北或山西”。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再次作出万一在陕甘无法立足这种最坏情况下的打算。
11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共产国际,蒋军已将红军主力与红军渡过黄河部队从中隔断,河西部队已组成西路军,令其依照国际新的指示向接近新疆的方向前进。
同一天,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新的作战方针。这一新方针虽然提出由河西部队组织西路军创建根据地,并争取在一年内打通新疆,但事实上红军主力已放弃了打通国际路线及靠近苏蒙的计划,决定全力向内地发展,以游击战争方式实行战略大转移,以解决红军主力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12月1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徐向前等红军将领19人联名发出《致蒋介石》的信:
“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日: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
从1935年冬开始,到1936年冬持续一年的国共两党秘密接触,终于落下帷幕。
山雨欲来风满楼。蒋介石决心“围剿”到底。
但历史的决心从来不属于个人。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中国现代史发生质变。
没有红军胜利的万里长征,不会有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组成“三位一体”。
没有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组成“三位一体”,不会有西安事变。
从江西围追堵截红军一直到陕西的蒋介石,明白这个道理吗?
西安事变时,全世界独家报导这一事变的日本同盟通讯社上海支局长松本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