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又挣钱了【修了读者有话】(3 / 5)
起眼,不过在做生意上倒都是门路。
就这么着,那些个在商场上混迹了多年的人,原本只是想给朱方六个面子见见人。可一听到赵家给的利益,还有他们能从中得的好处之后,都觉得这门买卖值当的做。
商人重利,有利可图的事儿,自然是不会错过的。一来二去的,竟然也把赵家的名声打了出去。
为此,崔玉跟赵二石决定干脆就给自家的生意弄个名号,也省得日后总赵家村河滩地河滩地的叫着。思来想去的,干脆就挂名赵记了。
还真别说,虽然赵二石没学过商,可随着各处跑着谈生意的经验增加,他倒也学了不少。自家的蚕丝如今还是附近的独一份,加上村里人虽然学了但大多质地不如自家的好,而且全村的产量还不若自家的多,所以这份商机可是明打明的。
虽说如今家里跟如意坊的生意做得很稳妥,可外面人大多只知道如意坊,并不知道他们赵记蚕丝。这可难住了赵二石,也让崔玉跟着着急了许久,最后还是跟大伙儿商量了,要不干脆每次送货时候打了包装跟标记,就打赵记的牌子。
赵二石得了这个招儿,又跟如意坊的石掌柜商量了一下,而且愿意每两蚕丝退让五文钱的利。这样倒也谈成了。当然,石掌柜的如意坊往外倒手的时候会挂一句赵记,可对于那些蚕丝成品,却还是打着如意坊的招牌。
而酒楼里购置鸡鸭的生意,对方倒是并不看重挂什么名号。就这样,虽然没有店铺跟商行,但赵记也算是立起来了。
而崔玉并没有亲自去打理那些事儿,她现在可是忙着带人拾掇刚刚盖好的土坯屋子呢。要是真的种蘑菇,就要在秋收后就准备好料,秋末之前就要养好地膜,等到入了冬,就能种第一批菌丝了。
拾掇好那一排土坯房以后,崔玉就让人把麦秆、玉米秆、牛粪还有油渣跟自家老院子里发酵的肥料都混到一起。别看这块地方不小,但赵家如今在村里的人情更多。不少人家听说他们需要麦秆跟玉米秆,或多或少的都送了一些过来。
而牛粪跟肥料,更是你家一担我就一桶的往过提。
秋收刚完,崔玉种蘑菇的主料就备的齐全了。让赵二石寻了许多干枯的木头半埋在地里,然后又捂上茅草,这事儿也就妥了。
因为家里如今扩了了生意,许多银钱并不是现结算的,而是按月,所以赵二石跟崔玉从李氏那借来的五十两银子还没还上。不过陈木匠那的二十两倒是给了,也是想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