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百零五(1 / 6)
原来是朝廷有意要跟胡人通商,也允许中原这边的商队南北互通,于胡人跟蛮人经商交往。
这个消息如今还没正式散播开来,只是徐子钦觉得赵记能发展到如今这一步,指不定还能更兴盛一些,所以就来提说一句。
组建商队不是一句话的事儿,除了人员跟路上的风险,还要置办马匹车辆等等。便是最少的投入,也要四五百两银子呢。更何况他们还要承担路上遇到天灾人祸的风险,还要担心跟各地州府官员打交道会不会被责难,再有就是一路上给各地地头蛇的孝敬。
这些事儿零零总总的,还真不是一般百姓家能承担的起的。
崔玉对商队的组建并不看好,风险太大,跟自家如今的生意也搭不上多少边。而且现在他们跟外面已经成型的商队也有来往,家里的蚕丝也会让人送出去倒卖,虽然利润会被分去一部分,但到底稳妥的很。
送走徐子钦以后,崔玉跟赵二石商量了许久,还是觉得不冒这个险。但还没等俩人放下这件事,朱方六就听了消息来找了俩人。
跟着东家做生意久了,他自然也知道跑商队的好处跟利润,加上现在虽然自家手里有些银子了,但到底还不充沛。这几年,自家小板凳身子骨虽然好了许多,但还是要将养着,那花销可不是三五两银子的事儿。
而且以后小板凳要成亲,成亲以后养活一大家子又是问题,不若趁着他现在还有些本领,外出去闯一闯,也好给媳妇跟儿子创出一份家业来。
再者,小板凳有心学医,可学医的事儿在镇上可不行,若是送去县里或者州里,没有几百两熬着几个年头的学也下不来。
这些事儿对到一块,他自然不愿意放弃去走商的机会。
崔玉跟赵二石对视一眼,心里有些犹豫,可朱方六说的也对,现在的他到底还没发给小板凳娘俩一辈子的安稳。
对于朱方六的心情,赵二石不难理解,思索了一/夜,还是决定帮他一把。当然,也是按着他的要求,只从赵记借了银子,余下的事儿他自个安排。
毕竟是头一次出去,朱方六不仅寻了马夫,还专门请了走过商有过经验的人来坐镇。最后置办了马匹,招募了人手,又从赵记定了许多蚕丝、布匹跟茶叶就离开了。
这些东西,都是在赵记兴起后,崔玉让人在各地购置田地山坡种植的。就连茶叶,也炒制了一些送去镇上卖。
如今除了没有正式的店铺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