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2 / 4)
拾鄂州战后残局,更重要的是,河内道还有逆贼刘良率领的北路叛军!
北路叛军,以晋州为据地,由河内道的盗贼劫匪、亡命之徒组成。他们一直舔着刀口生活,勇猛或许比不上西路叛军,然而阴险毒辣,却是比西路叛军有过之的。对于招讨司士兵而已,北路叛军同样是心腹大患!
只要平定了晋州,招讨司在河内道的平叛,才算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当然是收拾战后乱局,巩固稳定河内道的局势。
虽则还有北路叛军要对付,但招讨司士兵们并不觉得有何畏惧,反而气势如虹,士气比进攻鄂州之前,更加激扬。
鄂州的顺利平定,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他们高唱的那些演练号声,不仅仅是在削弱鄂州叛兵的志气,更是扬发了他们自身热血威胆!
从主将到士兵,心中都坚信:招讨司一定会平定河内道!
当士兵们在收拾鄂州战局的时候,古大存、沈华善和张戈等主将们,已经在安排平定晋州的事宜了。
从江南道而上,先到达的是鄂州,然后才是晋州。如今鄂州大局已定,事不宜迟,越早平定晋州,河内道的局势就越能稳定。刘良率领的晋州叛军,更准确地说,是晋州反贼,如今就是招讨司心头的一根刺,必须尽早将他们拔除了!
“原来本将预计,招讨司攻打鄂州的时候,晋州的刘良会前来援助,毕竟他们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却不想刘良毫无动静,既如此,那么就按照原计划行事!留下两万士兵在鄂州,收拾此地的乱局,另外的五万士兵,急速前往晋州!”
这是他们在进入鄂州之前就商量好的安排。攻下了鄂州之后,招讨司必须立刻赶往晋州,继续对付北路叛军。
“本使带领三营中郎将段宏,二营中郎将翟仁,留守鄂州!其余士兵,则跟随大将军和行营都使,疾驰晋州!务必要将反贼刘良枭首示众,平定晋州!”
沈华善将安排说得更详细一些。他留守鄂州,是因为这里的清俘、维稳等事,必须要有主官坐镇。
而且,此去晋州,讲求行军速度,对付的又是亡命的盗匪,武艺高强的古大存和张戈,带兵前去,最为合适。
人合其用,人尽其用,这就是用兵之道。
且说,古大存和张戈带着五万招讨司士兵往晋州进发了,沈华善则带着中郎将段宏、翟仁,留在了鄂州。
在古大存和张戈等人出发之后,沈华善从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