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子失德(1 / 4)
京兆的传言,重新翻起了重华殿中的事情,直指景兴帝为了陷害至亲兄弟,为了坐稳帝王,听信奸妃之言,竟然狼心狼性,狠心毒害自己的第一个皇儿!
这个传言,只有寥寥数语,却说了两则大事,将景兴帝描述得极为不堪,令得京兆百姓哗然,也令得京兆官员愕然。
竟然会有传言直指当今皇上,而且说的不是溢美之事,而是这等丑恶之事!景兴帝在先帝驾崩不久,就设毒计陷害兄弟,是为不仁不义;违背先帝兄弟相亲的遗言,是为不孝不信;狠心设计推倒皇后,令得皇后落胎小产,是为不慈不亲!
这等不仁不义不孝不信不慈不亲之人,竟然是一国之君!竟然就是他们的君主!——这是众多大永百姓和底层官员的想法,他们说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
然后他们想道:难怪河内道会有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和大蝗祸害,原来是君主德行有失,上天愤怒示警,才会有这样的事情!难怪难怪!
京兆上层的官员则是有些反应不过来,当年重华殿之事不明不白,随即庸王悯王谋反被囚,他们都知道这些事情不是表面上的那样简单,可是却没有想到,当中的真相竟然会是这样!
本来坐稳皇位铲除势力这样的事情,这是新君即位必做的事情,皇上和朝臣都是心照不宣的。既然是争权争位,就没有人会细究是否符合仁义道德。
但大家心知默认的事实,却不能说出来。
仁君明主这样的名声,是每一个皇上都不能少的。至起码,皇上所做的事情,要掩盖在仁明这两个字下,就是为了赢取民心,就是为了树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不然,长泰帝也不会忍受了盛王几十年。最后才借慈宁宫刺杀一事灭了盛王;不然,长泰帝也不会对幼王那么厚遇恩宠!
这都是为了仁明两字。事无大义,师出无名,百信和朝臣怎么会归心归顺?君主又怎么能够统治百官百姓?说白了。仁明二字,只是帝王的遮丑布!
可是如今,景兴帝仁明这个遮丑布,被人借重华殿之事,一下子就扯掉了。皇上隐秘的心思,明晃晃地摊在京兆百姓面前。所引起的轰动,自然可想而知。
京兆尹储时秀急得连眼都合不上!在京兆这个地方,竟然出现了如此不利于帝王的传言,京兆府兵几乎全员出动,都查不清源头。而且怎么禁都禁不住!
这细究起来,就是他这个京兆尹失职无能!不用等景兴帝传召,储时秀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