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改元即到(3 / 4)
上心中,定是不乐意吧?
自从任职中书侍郎以来,他的官阶一直在加等,官职却不曾变化。原因很简单,他是下一任中书令的人选。
长泰帝留着他,是为了给景兴帝用的,沈家,是长泰帝为景兴帝准备的磨刀石。刚开始的时候,景兴帝也是如此认为的。
只是后来,随着沈家的势力越来越盛,沈家和景兴帝的分歧越来越多,沈家就从磨刀石变成了利刃,而且还是景兴帝用得不顺手的利刃。
用得不顺手的利刃,当然是要丢弃的。因此,景兴帝极不愿意让沈华善任中书令,免得沈家气盛越大。可是他发现,除了沈华善,朝中再没有中书令人选了!
沈华善扶持景兴帝上位,有从龙之功,且有平乱之功;又在中书省任职,熟悉中书省的运作和事务;还是吴越沈家的族长,与朝中官员的关系也好。不管是从功绩、官历、名望等等来看,都没有人比得上他!
中书令乃大永朝臣第一人。地位何等重要,要的就是超越群臣的功绩、官历和名望,这才能带领百官顺平政事。舍弃沈华善而任用他人,何以服众?
以沈华善为中书令。非是景兴帝心中乐意,乃是不得不为!
不特沈华善之位如此,就连左良哲这个门下侍中之位,也是如此。
景兴帝会乐意让外戚之家担任重臣之职吗?当然不乐意!尤其左家还牵涉重华殿传言、参汤短松子这些事情,景兴帝对左家防备不已,又怎么会乐意左良哲任此重位?
景兴帝不想任用的官员,却不得不任用,这是景兴帝皇权的窘迫。会有此窘迫,是因为他在朝堂的影响太弱了。
景兴帝从被立太子到登基为帝,时间太短了。只有三年多的时间。这三年多来,他不仅没有拢络到朝中大臣,反而令得原本近臣离心。
说白了,景兴帝在朝中,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政令不出紫宸殿。主弱臣强,当然会这样。
为君者,当平衡朝中势力,长泰帝这么教导景兴帝没有错。但前提是,为君者的威望、实力足够强大,可以牢牢压制任何一方朝臣的势力,景兴帝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这说不上是谁之过,但这就是大永朝堂的现实,或许也是大永朝堂崩溃的因由之一。
不管景兴帝乐意不乐意,大永的前四卿人选,都是定下的了。
因此,才有沈华善接到的这一道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