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狮子狗 (8)(12 / 24)
有她织的围巾的风格。
幸好四爷也不指着她织布养活,看一场笑一场就罢了。
用过膳后,两人说话,四爷说起他最近到了工部,这两样是工部新造的。李薇突然想起以前看的一个央儿的记录片,说是在一个贫苦的山村,那里的农业设施很落后,没有机械,还是用的老式犁。
在李薇看那老式犁就甩这工部新造的一百条街。那犁是铁制的,中间有个方形的铁箱,里面的种子可以在犁地时直接下到地里,犁过去地就播好了,不用跟着个人再在后面弯腰撒种子。
她就把这个给苏出来了。四爷听了很感兴趣,她说他画,她比划着道:“就跟那滴漏似的,种子装在一个壶里,壶嘴长点,不就能一边犁地,一边拨种了?”这至少能节省一个人力。
四爷一晚上就都花在这个壶犁(她起的名)上了,只是上床后他叹道:“这犁不易推广。”
“为什么啊?”好不容易在国家民生上苏一回还不让她苏完。
四爷:“壶嘴要用铜制,单这个一般小民就用不起。”
能用得起铜的,要节省成本他也不会用。对贵族来说,铜比一个人更值钱。缺人力的时候,一般更用不起铜。
李薇:“……”没有比苏完发现这时代不适合苏更苦逼的了。
算了,她习惯了。
李薇趴到四爷怀里治愈去了。
59、起名 …
第二天,四爷走的时候还是把那个壶犁的图纸带走去折磨工部的工匠们了。经过皇上的三年亲征,其实各地的复耕情况都不怎么好,壮年劳力都被抽去打仗了,回来的十户里能有五户就不错了。
耕地都是靠老人和妇女,能够节省人力是很重要的。
壶犁的设想很好,就是设计上有问题。不过素素是个连麦子都没见过的深闺小妇人,她能想出壶犁已经很不错了。
四爷心满意足的走了,中午不回来,却让苏培盛从外面带回来两篓樱桃和一匣红宝石,说是海外商人带回来的。
樱桃很美好,李薇问了苏培盛说福晋那里和前院孩子们都有了,就让玉瓶先洗了一盆,留出两天的量后剩下的送去给刘太监,托他制成果酱或果脯。
红宝石都是樱桃大小的,但事实上现在的首饰不太喜欢用宝石。后世的那种切割技术现在没有,所有的宝石都发乌,一点也不闪。透明度好的宝石可以让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