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医学院(2 / 11)
t;。紧接着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先是插队知青大面积的返城,马上又恢复了高考。也就是说,李亚玲成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最后一届,她将和恢复高考后的学生共处一个校园。一股学习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再也没有人说知识无用了。
在那些日子,田间地头,公共汽车上,公园一角很容易看到捧着书本苦读的身影。有人在背诵外语单词,有的人在大声朗诵普希金的爱情诗句。人们都在和时间赛跑,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从全国到地方,各个机关领导的称谓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以前中央有"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下面政府自然地也叫"革委会"。现在"革委会"不再叫了,又恢复了党的领导,改成党委了。章卫平也由原来的革委会副主任变成了公社党委副书记。他仍然是全县最年轻的公社一级干部。
发生变化最大的是大学校园里的李亚玲。接受信息最快的历来是大学校园,李亚玲所处的中医学院也不例外。他们除了拼命地学习之外,不断地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他们经常走出校园。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让李亚玲从内到外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从外表上看,她已经脱掉了当赤脚医生的花格子衣服,而变成了紧身装,直筒裤变成了喇叭裤,以前的平底鞋变成了半高跟鞋。白地红字的大学校徽别在胸前,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校园里,都会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那时的大学生被称为时代的骄子。
她本打算放寒假回家的,她在信里已经和章卫平说好了,章卫平也来信说要去县城火车站接她。那年的寒假,最后李亚玲没能成行,原因是许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中医的实习,学习的生活是火热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李亚玲最后也改变了最初回家的打算,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实习小组。
李亚玲从心里不愿意回到家里,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差不多让她变成了城里人,她已经习惯了城里人的一切,农村有什么好的呢,单调的景色,单调的人,远没有城市这么文明这么热闹。她回去唯一的理由就是见一见久未谋面的章卫平。此时,她的思念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强烈了,写在信上思念的话语也变成了千篇一律。最后的结果是,这封信和上封信没有太大的变化。于是由原来的几页纸变成了现在的一两页纸。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亚玲还发现她和章卫平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