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蛰伏3567(3 / 4)
“毕竟,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能活下来的,除了侥幸,恐怕总少不了几分妥协和退让。”
梅长歌将这个话题轻轻撇开了,只说,“叶缺,我们似乎离题太远了。”
“也不算。”叶缺愣了愣神,又道,“京都大乱后又五日,陇西李氏在对叛军的巷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重新获得了京都的绝对控制权。”
“至此,叛军由北向南追击先皇部队,试图除掉先皇,瓜分大秦江山。”叶缺顿了顿,说道,“景和三年秋,叛军在剑南道会川附近被楚青澜的部队彻底击溃,同年十二月底,大军将试图逃往吐蕃的辽王和齐王抓获,赣王、淮王当场刎颈自裁,而宁王则死于平叛战场。”
“所以,梅长歌,你能不能告诉我,祁连山的叛军余孽,到底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呢?”
“这得问你吧。”梅长歌异常尴尬的摸着鼻子,茫然说道,“我算算,景和三年,我才五岁,我能知道什么?”
“大概在年前,兵部突然接到陇右节度使的加急奏疏,说在西宁附近,发现已经消失许久的叛军行踪,要求陛下派兵增援。”叶缺冷冷的说道,“这在当时,可是一件震惊朝堂的大事。”
“陛下立即以陇西李氏曾长期与叛军作战,且此次发现叛军的位置,在陇西附近为由,下令李让,率兵围剿。李让历经三月苦战,终于将全部叛军余孽,逼入祁连山山区,从此开启了长达年的对峙局面。”
“你等会,我算算时间。”梅长歌苦着张脸,扳着手指头慢慢算道,“我最搞不懂你们大秦这种纪年方法了,好像一个皇帝在位期间,不换上五七八个年号,便要被人比下去了似的,实在是烦人的很。”
“雍和十年,五王叛乱爆发,景和三年,叛乱基本平息,这没错吧。”梅长歌扶额说道。
“是的,没错。”
“现在是景和十年,也就是说,在景和十三年的时候,陇右节度使,突然上奏朝廷,表示销声匿迹长达十年之久的叛军余孽,居然就这样被他在无意中发现了。”梅长歌抬起头,不确定的说道,“你方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吧,我算没算错啊。”
“没错。”叶缺轻笑道,“你算的很准确。”
“那就很有点意思了。”梅长歌来来回回的踱着步子,焦躁不安的说道,“这十年,这伙所谓的叛军余孽,是凭空消失了吗?”
“这就要问楚青澜和李让了。”叶缺若有所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