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预测未来3522(2 / 4)
来,叶缺,这是个机会,你随便分析分析崔颢这个人的性格。”
叶缺闭上眼睛,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崔颢,今年四十二岁,寒门出身,做事严苛,极有条理,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对世族,有很大的不满。”
“很好,崔颢政绩卓著,从他过往的政绩和批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做事严苛,有条理。他四十二岁,官至凉州刺史,家中却只有一位发妻,且与夫人感情很好,所以得出,他有极强的家庭观念。”
“但是,如果我们绑架了崔颢的夫人和孩子,继而胁迫他按照我们的意思来做一些事情的话,你觉得,他会不会同意呢?”
“这”叶缺犹豫道,“我不知道。”
“是的,我也不知道。”梅长歌坦然道,“人的想法,是瞬息万变的,我们可以框定一个大致的范围,却不能代替他们做出选择。”
“一个性懦弱,瘦小,基本没有攻击性的人,在死关头,也是可以奋起杀人的。同样,一个素来拥有良好道德水平的所谓圣人,也可能由于一件小事,举起自己的屠刀。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完全不会做,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想象过的事情,直到已经做过了,发了,他们才会意识到,原来我们也是这样的人。”
“这个想法的难点,还不仅仅只限于此。”梅长歌倍感头疼的说道,“再详尽的资料,也道不尽一个人的平,尤其是,这些资料,其实并非完整。”
行为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精准的活计,而是一个概率。
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检索技术,以及严格的户籍和档案管理制度,梅长歌能够将案件嫌疑人的范围有效缩小,再根据排查死者的关系网,继而寻找到最后的凶手。
但她如今身处大秦,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一穷二白。
朝堂上,有相当数量的寒门学子,他们在正式做官前,甚至在做大官之前,是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平事迹的。
即便是乌衣子弟,谁又会真的关心他们八岁的时候,是不是还在尿**呢。
况且,梅长歌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尝试无差别的预测,即预判一个人,在特定应激条件下,会做出的极端反应。
问题是,这种预判,是不接受失败的。
因为失败,意味着死亡。
就像这一次的遇袭事件,便是梅长歌错误预判陛下行为的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将到天明的时候,叶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