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漂流教室(3 / 4)
案发前十六天,班主任报过假警,所述的死法与现在的张小丽如出一辙;第二,案发前半个月,张小丽撒谎说看见了李明,惹得崔月恼怒,连批评带作业加量,而且王大柱说崔月批评张小丽时说了句“如果我是你父母就杀了你,还来到这个世界干什么。”这换平常只是气话,然而与张小丽的死相结合,很可能就是有了杀人的念头。第三,张小丽的父亲当晚看女儿流泪回家,问清楚情况,跑到崔月的家前,拿石头把窗户砸碎,飞入房间的石头还砸伤了崔月的额头。这视为作案动机。第四,崔月在张小丽消失的那天,一上午没来上课,请假了半天。崔月说那天是例假来了痛的起不来,却没有任何人能给她不在场的证明,毕竟她是一个人独居,朋友又全是教师得上课,就算是真的,确实没人能证明崔月说的是真的。
如此一来,崔月百口莫辩,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那个年代均用重典,抓了典型就重罚,警醒别人。以至于还没有把证据搜集全,比如说崔月冷冻张小丽的工具与地点、作案的现场等,仅凭崔月家里地上有一个张小丽尸体上所穿衣服的扣子就定了罪,开始了逼供,连打带骂不让睡觉折腾了好几天,崔月一个弱女子,承受不住了,按下了手印,也背熟了专人教她的“作案经过”,连辩护人也不让请,案子结束,她被判了死刑,立即执行。
档案里,附了张崔月被执行死刑时的图片,一身白衣的她,跪在地上,眼睛蒙着黑色布条,双手反绑于背,身上挂了个牌子,“崔月,女,年龄29,死刑犯。”一个大红叉。
法警手持黑色的枪支,抵住她的额头,年轻的生命就此走到尽头。
资料中说,死刑的枪声一响,围观的群众哗然,欢呼雀跃,孩子视为花朵,未来的希望,崔月的死刑大快人心。然而事后第一天、第二天,高兴的人们高兴不起来了,警方也懵了,似乎
次日,数学老师王大柱跑到警局,说来到教室时出现了李明的尸体,情况和之前的张小丽、再之前崔月假警中的李明一模一样。起初警方和王大柱以为崔月有共犯,这也能解释通为何之前崔月到死没有供出作案的地点。
令人头痛的是,警方和王大柱风机火燎的赶回了三年二班,教室里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异味。
说王大柱报假警吗
此前崔月也做过与王大柱一样的事情,警方觉得这事极为的蹊跷,暂时没有教育王大柱,仔细的检查了李明的课桌,的确没有任何的异常,就没再计较,让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