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3 / 5)
了。
她让小白坐在旁边,自己则继续翻阅那些看过成千上万遍的档案。
有人说,在不同环境下,甚至是喧闹的背景里,都会有新的突破。
她急需灵光一闪的点子,也急需神来之笔。
她企图突破这个瓶颈期,却还是原地兜兜转转,找不到出路。
凶手不是随意杀人,她在杀之前进行了观察,以及跟踪,她是有预谋的,甚至在挑选犯人的时候,也有特别的条件。
每一个死者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找到这个联系,他们就能避免下一次的谋杀。
究竟是什么呢?
年龄?死者年龄都不一致。
性别?也不是。
家庭状况?相差甚远。
……
都有七岁的孩子?勉强算是一条联系,所以她是专门挑选七岁的孩子下手吗?
七岁对她来说是一道分水岭?她在七岁受过什么创伤吗?
完全……搞不懂。
小白突兀地出声:“她是先选择了孩子,再选择的家长吗?”
余念吓了一跳,身躯微颤,朝前紧绷脊背,“什么?”
先选下七岁的孩子,再选下家长吗?
等等,她好像发现了什么。
“小白,你刚才在说什么?”
小白狐惑地看她,“她是先选了孩子,再选杀害的家长吗?”
“你真是帮了大忙!”
余念终于明白了,从一开始,她的思路就错误了。
她被“七岁的孩子”这个巧合性给蒙蔽了,所以以为是从孩子下的手。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她查询孩子的资料,发现他们都在同一个黄山区本地的小学,同一届,都是一年纪,并且是同班!
而且从前,凶手就是这个小学毕业的,并且是同一个班级!
凶手是靠选择这个班级的有过暴力行为的家长,从而确定下目标。
因为七岁正是读一年级的时候,死者的孩子当然就会七岁偏多,如果有一个孩子年龄稍大,是八岁,或许就不会把她绕到死胡同里了。
所以,下一个死亡预告,也应该是给这个班级的家长的。
但她又怎么得知哪些家长有暴力行为或者对孩子不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