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最后一分钟(4 / 6)
尔郑重其事的说道。
“但你不能亲自飞行,这一点是元首特意关照的。”面对这种“关照”,鲁德尔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提出异议。“实际上,别的人比我更适合这项任务,我的专长是俯冲轰炸。”但斯佩尔仅仅只是平静了说了句,“这是元首的意思。”斯佩尔没有理会鲁德尔表露的不满,而是继续说了下去。
“现在德国工业所遭受的巨大破坏令我很悲观,尽管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现在一个月生产的武器,比两年前两个月生产的还要多,但这是不够的,两年前我们是没有足够的武器,而现在,我们却没有足够的人来操作武器。但是,我希望西方看清局势,而不致让欧洲落入东方人手中。”说到这里,斯佩尔长叹了一口气,“但我相信,要解决这一问题,元首对我们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今天下午,在柏林还有一个会议。也许,德国还有希望!”
尽管坏消息不断从各个前线传来,希特勒并不气馁,下午的会议之后,有些与会人没走,希特勒便不拘形式地和他们谈起了政局以及战局。在这样的时刻,元首召开这样非正式会议,目的是要使他的军事首脑们,特别是象古德里安那样的人信服,现代战争和经济、地缘政治、思想意识都有密切联系。
了解希特勒记忆力的人并不多,但是,当希特勒把他从浏览过的书刊中记下的大量事实和图景加以叙述时,人们深深地感到,至少从表面上看去,他对许多复杂的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此时会议室内的气氛是轻松的,希特勒根本就象个教师给自己的得意门生上课一样,在那得得意洋洋的向众人显摆着他在战略上的特长。
“……我终于明白了,战争是不能光用军事手段赢得的。解决办法在于和西方求得体面的和平,以便腾出手来用德国的全部力量对付东方的那些黄种人。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要求得体面的和平,不过这必须要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希特勒的表情中显得亢奋,上一次战争或许失败了,但是德国却是相对体面的退出了战争,尽管沉重的赔款和限制武装令德国几乎濒临崩溃的边缘。
“于是,我把我能够调集到的师全部投入到法国南部,投入到里昂,在英国和美国之间打进一个楔子,托马斯和丘吉尔一直几乎和我一样,对东方人深怀抱有戒心,为了达到丑化中国人的目的,他们甚至不惜化妆成中国人击沉我们的邮轮!从而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形象危机。”
在提到击沉邮轮时,希特勒苍老而惨白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这个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