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向柏林进军(3 / 8)
尔利想到三个月前,那个叫斯托维耶夫的俄国军官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又朝周围看了眼,空地里的盟军战俘们正在踢着球,这是他们发泄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他们虽然离开了战俘营,但是却被投入了一个由集中营改成的“临时看管营”,中俄两国并没有和美国达成战俘归还协议。至少在协议达成之前,他们依然被限制在这里,享受着所谓的“自由的阳光”。
“乔治,你觉得,中国人什么能和我们达成协议!”“我觉得至少要等他们打下柏林,才有可能!”穿着身美国军装的乔治早都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名字,现在党卫军的保罗中尉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乔治.F.霍夫曼这个人。
这并不是他最初的名字,在遭遇俄国先前部队之后的第二天,一架小型俄国直升机在附近一块空地降落,飞机上走下两个军官,索取村里所有等待归队的盟军战俘的名单。他们告诉美国人,与他们同一部队的十名美国军官,已经前往奥德萨准备遣返。其中有一个人叫乔治.马尔鲍尔,正是他们过去的看守兼翻译保罗冒名顶替的那个人。
而赫尔利立即给保罗改名为乔治.F.霍夫曼,下士,军人号码:01293395,并让他记熟他的新简历:曾在佐治亚的本宁堡就读,又到弗吉尼亚军官学校受训,后来在赫尔利的第109团参谋部服务,在里昂战役中被俘。
也就是从那天起,赫尔利不断地提问保罗。常常把他在梦中叫醒,要他背诵自己的履历表。但不管给他纠正多少遍,最初保罗总是说他是在本尼堡上的学,而在总三个月后的现在,乔治反倒想不起自己在本尼堡上学了。
“我听那些中国人说,他们在北方碰到了一些麻烦,停止了进攻,如果不打下巴黎,他们恐怕就不会进攻柏林!”赫尔利将手中的信塞进口袋里,这是妻子和女儿寄来的信,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是中国人却准许他们给家人写信,只不过邮费却需要自理,他的第一封信,是用自己的毛呢军装,从一个中国士兵的手中换到邮票,然后妻子给他寄来了一笔钱。
钱在监管营里非常重要,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中国人提供给每个人配给食物和基本医疗,但是烟、酒、邮票却需要用钱来的购买,更何况无论是军官或是士兵都需要额外的食物,就像小食堂里的那些欧洲风味的美食一样,那绝对比中国人的“杂粮饭”要好上许多倍,只不过和烟酒一样,价格非常高,钱的用处就显现了。
“长官,如果那样的话,这场不知道还会继续到什么时候,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