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过线(6 / 7)
属于合资企业,如此也算是能够解释得清楚。
至于坐在一边的沙二万,虽然面目阴沉,几乎不会有特别的表情,可是听到这次的工厂企业差不多价值八九十个亿人民币,他也忍不住张大了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安逸由初到边境开始做生意,一直到现在,沙二万基本上都是看在眼里的,时间也就最多不到两年,安逸就已经拥有如此天文数字的财富了?感觉真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安逸也是强调这是在和富科银行合作,收对方占大头,可是安逸估算的财富也得二三十亿吧?这也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数字。那怕沙二万一向心思沉稳,也是禁不住有惊讶的表情显露出来。
安逸也已经观察到沙二万脸上的表情,只是冲着他笑了笑,并没有仔细解释。这种事情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苏睿对于这份资料早就看过,也知道安逸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说是合作只不过是在掩人耳目罢了。这些工厂企业全部都是安逸的产业,除去需要分配给罗斯国的部分,安逸在这八九十亿中,至少占有六七十个亿的份额。
对于苏睿来说,安逸就是一个神一般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奇迹出现在他的身上也都不会奇怪。短短的时间就能够赚取到如此财富,也是根本不稀奇。甚至就在罗斯国境内,还有更多的财富属于安逸,钱对于安逸来说,真就只一个数字而已。
接下来的时间,几个人就开始讨论如何安置这些工厂企业的问题。沙二万在惊讶之后,也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些工厂企业建成之后开工,是不是会压榨东北原有企业生存环境的问题。
安逸对沙二万居然能够思考到如此程度,也是颇有几分惊讶,夸奖他的确是进步了,弄得沙二万竟然有些羞涩的表示。这可是万年难遇的一景,也是让苏睿和李德明都笑起来。
书房里面讨论的气氛十分的融洽,并且只要有安逸在,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关于这些工厂企业是不是会压榨东北原有企业生存空间的问题,其实安逸也早就考虑过。
华夏的东北地区一直都是老工业基地,甚至在华夏建国之前就是,而就在华夏建国之后,国家也是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发展,到目前已经有近四十多年了。
那个时候东北这块儿的产品行销到全国,也支撑起整个华夏的工业发展。可是就目前来说,东北工业基地的大部分工厂企业都陷入困境当中,原因就在于那老东北工业基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