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6)
字也是颜夫人力排众议给取的,取自一句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个名字着实取得很不错,可是放在男孩子身上,就有些不大对味儿。
小时候颜如玉因着这个名字,不知道受了多少同龄孩子背后的指摘,好好的男孩子,怎的取了个女孩子的名?
后来因此颜如玉还退了太学,王公贵族子弟挤破了脑袋想要进去的地方,他说不去就不去了,颜相也由着他。
那个时候颜如玉还会因名字哭闹,颜夫人手一挥,他爱怎么闹怎么闹。等到他再大些,颜如玉发现,只要自己的拳头够硬,这些事情解决起来简直太容易了,于是颜如玉又死命练就了一身的功夫。
是以今日的颜如玉,满肚子的墨水儿好不说,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随便往那里一站,风采折人,就是一段好风景。
等到十六岁加冠的时候,颜丞相给取了个字,唤作远舟,这才稍稍弥补了颜如玉名字的痛处。
但凡不涉及他自己的名字,颜大公子的脾气也算还不错,可是但凡涉及到颜如玉这个名字,脾气就不怎么好了,管你老少,一准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朝堂的同僚们,都唤一句颜公子,或者远舟,颜如玉这三个字是万万唤不得的,若是谁唤了这名字,都要倒霉好几天的。
这一日难得清闲,颜如玉也没往外头跑,在书房懒懒坐在颜相对面,手里握了一把白玉骨的折扇,正认认真真听颜相说话。
颜泽成脸色不大好,说是秦将军不日便到燕京,百里璟不知打得什么主意,还是小心些为好,别和秦家牵扯过多,免得蹚了浑水,到时候又少不得要麻烦。
颜如玉难得一本正经听着,点了点头:“爹放心,我晓得。”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来,只在转身出书房的时候挑了一挑嘴角,冷冷的。
颜泽成想起从前年轻的时候,还同秦恒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交情,如今一晃居然这么多年就过去了,抚了抚自己的额角,几不可闻叹了一口气。
大梁开国近两百年,昔日开国的文官武将,辞官的辞官,归隐的归隐,现在数一数,朝中也不过只剩了三姓,秦,颜,宋。
宋家现在朝中只剩宋谏官一个人,掌管着御史台,负责弹劾百官,谏正国事,可他现在年事已高,御史台上下像是个空架子,并不时常干预国事,加之宋谏官再过两年便可辞官归田,子孙也俱无意仕途,自然不足为患。
那么只剩下颜家和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