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8)
她记这个干么?
“嗯,不止是来客数,还包含经过的人潮流量。其实我发现,小镇人口没有我想象的老化,而且来客年龄层分布,最大的区块反而是落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
再往后翻,是一些看起来像是企划案的东西,包括他看不太懂的市场评估,连菜单都拟出来给他看……
她是个成功的行销企划人才,懂得如何评估商品性质、市场需求,最好的定位,将商品价值发挥到极致。
她这几天,每天都坐在店里,由早到晚埋头写写改改,有时夜里醒来,看她还在笔记型电脑上敲打,就是在忙这个?
“至于商圈需求评估,附近三公里内就有两所大学、一所高中、一所高职,所以我认为它是有其市场潜力的。在市区,走几步路就有一家简餐店,可是这里却没有一家这类型的店面,以市场的独占性层面来看,有努力空间。”
“不太懂。”她分析了那么多,他还是不清楚她想做什么。
“简单来说,最近我在思考,店里的形式诉求,有没有可能转型成为复合式餐厅,你觉得呢?”
吃他做的食物吃成习惯,他的厨艺并不比大都市的简餐店差,求学时代在餐饮业的打工经验丰富,猪排饭、义大利面、小火锅、咖啡、小蛋糕……这些他都能做上手,在餐点供应上,她想不会是问题。
小吃店变成复合式餐厅?会不会落差太大了?他想都没想过。
“你为什么……会突然有这样的念头?”
“每次看你忙了一天回来,都很累的样子,所以我在想,其实可以有更符合经济效益的做法。如果一天一百个客人,你在厨房里忙着挥锅铲,一盘三、五十块炒饭、炒面、豆干地卖,或者提高客单价,强调服务品质,一天只要五十个客人,你只要应付五十个人,让他们悠闲惬意地翻杂志、吃餐点,同样的收益,你要选哪一个?”
他其实可以轻松一点的,他有稳定的基础客源,而这些客源的性质对转型的接受度不会太低,各方面的商圈形态评估下来,都是大有可为的。
“我企划案写惯了,顺手就做出来了,你可以参考看看,考虑清楚再告诉我。”
她说得轻松,但他明白,她其实花了很多心思。
她说的那些观念,他并不很懂,一直以来,都只是脚踏实地地耕耘,以一分汗水换取一分报酬,他没有读过很多书,不懂那些深奥的行销概念,但是她懂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