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苏夫人(1 / 3)
青州城素来富庶,城里百姓安居乐业,倒也真算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苏家在青州城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家。祖上出过一个状元,两位进士,在青州城里也算是说得上话的人家。到上一代老爷苏青云手上时,这苏府的世家气势还存着,但几代人乐善好施下,这苏家的家底实在不如外人看起来的那样风光了。
苏青云新娶的妻子是世交家的女儿,端庄贤淑,但任凭苏夫人如何精打细算,这苏府的日子到底比不过从前钟糜鼎食那般气派讲究了。偏这苏青云还是个短命的,苏夫人产下二少爷苏子辕还不到八年,苏青云便去了,偌大的苏家便全压到了苏夫人一人身上。
瘦死的骆驼到底比马大。这苏家一大家子好逸恶劳之人,原先苏青云在的时候便常觍颜来苏府打秋风,苏青云为人爽落,倒也不计较这点东西,再说大家辈分上都还有关系,也不同他们计较这些。只是等到苏青云去世后,这些蝗虫般的亲戚便愈发骄纵贪婪起来,整日里来闹,气得苏夫人病歪歪的,恨不得随了苏老爷就这样去了。
可看着两兄弟稚嫩的样子,苏夫人咬牙硬是将一切都扛了起来,为母则强,这话用在苏夫人倒也合适。世家养出的娇滴滴女儿,现如今为了护住幼子跟这么点家业,硬是强硬起来,对着那些扫秋风的族人,苏夫人也不怕丢人,遣下人提着扫帚等到门口,谁若不要脸面上门来闹,她也同样不顾面子,绝不让人欺到头上去。
当时十三岁的苏子轩心疼娘亲的苦楚,跪在苏家祠堂里,对着新立的爹爹牌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告诉苏夫人,他不进学了。苏子轩是个聪慧的学生,青麓书院的谭先生说过,苏子轩若能静下心来,将来成就必不可限量。
苏夫人知道这家,凭自己只怕是不成了,可大儿子也才十三岁,她实在不忍心牺牲大儿子的前程。士农工商,这商人可是排在最末等,何况苏家乃是书香世家,若苏子轩从商了,只怕先人都不肯答应。
哪晓得苏子轩叫下人带来八岁的弟弟苏子辕,将苏子辕做的一首《咏莲》递给苏夫人看,“娘,孩儿是聪慧,但弟弟比孩儿更有灵性,苏家只要有弟弟,便绝不会辱没了门楣。父亲故去,孩儿就是苏家的顶梁柱,孩儿不出来养家糊口,还叫娘亲操劳,才真真不孝!”
正因为这样,苏子轩便跟着家中店铺管家学着从商,到底是聪明人,加上苏家素来良善,五年时间,倒真将苏府的买卖越做越大,成了湖州成里数一数二的富户。而弟弟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