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断剑(2 / 4)
件物品便有些奇怪了,是一柄只有尺长的半截断剑,剑柄青紫,剑刃呈红色,但绝不是锈迹,而且剑刃极细,好像一根小手指头一般,剑锋有些凛凛的味道透体而出,但剑却是断的,美中不足。
孙天志这次倒是没有先说话,而是微笑着让众人自己观察看赏鉴定。
马东和陈兴国的鉴定师傅是皱着眉头察看,王先生的师傅有些若有所思的味道,老苏则是没看懂,这东西,通体都没有一丁点的锈迹,说是剑,却又不像剑,古流传的剑,剑体都不会这么细,越早期时的钢铁冶炼,古人是没有现在的合金经验,而且炼炉温度也远远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所以要打造出超强度的好刀剑是很难的,而那些流传的名刀名剑,那都是古时候最有名气的冶炼师们的传世之品。
冶炼师与诗词名家一般,一生之中,几乎尽了毕生心血精力也只能铸造出一把传世的宝剑来。
几个人看了半晌,都没有说话,除了王先生的那个师傅若有所思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看出路数来,对这柄断剑,都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古玩中,不管什么物件,其鉴定的首要几点便是,看外形,再看完整度,最后才谈细致鉴定,如果一件物品的完整度不够,那价钱也是会大打折扣的,这柄剑已经是断剑了,先不说其原来的价值如何,讲完整度也是不够了。
站在朱森林身边的张灿也有些奇怪,施用了黑白眼一透视,黑白世界中,那剑的结构分子中包含了一些“钨”“铬”“钒”等等稀有金属,这些稀有金属在现代的冶金技术中才含有,古时期的冶炼技术水平远及不上现在,更难的是,这些稀有金属的熔点极高,古代的炼铁炉的温度不可能达到那个高度,难道这剑是现代产物?
不过张灿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因为剑身的金属分子结构的淬火成形时间超过两千五百年以上,那就表明这剑绝对是古物了!
张灿在眼中呈现出黑白世界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在家里在镜子中看过自己那时候眼睛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现在他也不敢施用得太久,测验出这是真品,结构分子和物质的年份密度后,就赶紧停止了透视,再也因为还要为后面的物件留下能量,以免到时候无力施出黑白眼来。
之前实验了许多次,最开始的第一次是最耗力耗神的,用过后精力疲惫之极,后来再用多次过后,熟悉了,维持的时间和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要在一天中连用多次,那还是要小心节力,否则就不能支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