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案发第三日 (5)(3 / 23)
匠笑盈盈地道:「我是内行,知道您这锯条别处打不出来,多给二十文也值。」
瘸三拒绝不了,只得道:「那我送你一把好锉刀吧,要是锯子用钝了,逐齿锉利,也好再用。」回头拿了一把锉刀交到张木匠手中。
张木匠也拒绝不了,只好一笑置之,拱手而去。
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穿过窄窄的街巷,照着瘸三身后那块「瘸三铁匠铺」的招牌。招牌不大,字迹已被煤烟熏得有些发暗。
瘸三是三年前拖着一条跛腿流落到这湘鄂之边的青阳城来的。他见这里地处偏僻,民风淳朴,便典卖了身上几件值钱的物什,凭着祖传铁匠手艺,在这衣铺街开了一丬铁匠铺,打制铁器,修理农具,钉换马掌等。
开张时,人们都不大相信这个外乡人,生意自然惨淡。后来街坊们发现他虽然身患残疾,走路行动不太敏捷,但手艺确实不错。
比方说有从乡下进城修理农具的,到别的地方,一般用白铜粉将断口焊接起来,或将农具烧红尽力锤打强行接合,过些年月,接口就脱焊断开,不能再用。但瘸三却在接口处涂上一些黄泥,烧红后立即锤合。如此利用黄泥作为媒介修补铁器,胶合之后若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
铁匠铺开了一年多时间,生意渐好。瘸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有了盈余,全都拿来接济街坊邻居。如此一来,城中乡亲愈发敬重起这个外乡人来,见了面,都恭恭敬敬拱起手,叫一声「瘸三叔」。
瘸三的铁铺共有二进,前面是铺子,后面一间是住所。送走张木匠,瘸三见天色渐晚,估计不会再有顾客,便熄了炉火,准备进屋做饭。
谁知刚把最后一块门板嵌进门框里,外面却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瘸三一愣,只得卸下两块门板,探头一看,外面站着一高一矮两名汉子,高的二十来岁,身材魁伟,极是精神,矮的四十来岁,满脸络腮胡子,目似鹰隼,射出灼灼精光。
二人不请自入,一侧身便从门缝中挤了进来,正好挡住门口的光线,屋子里显得更黑了。
瘸三看出二人并非本地人氏,显得有些局促,嗫嚅着问:「二位是……?」
中年汉子目光锐利如锥,上下打量他一眼,拱一拱手,说:「敢问先生可否就是青阳城里最好的铁匠大师傅瘸三叔?」来者一口京腔,话说得极是恭敬,但神色间却颇为倨傲。
瘸三听出二人来自京城天子脚下,心中微微一惊,脸上却不动神色,拱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