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静观其变(5 / 8)
速度。
“我有什么好引人注目的,脸遮得如此严实。倒是你,过了二十,就带出几分风韵,脸上却纯真如少女般,加上身量高,怕是人家都在看你吧。”瑾言没有玉簪高,只凑到她肩侧,小声打着趣儿。
“主子,您干什么呢,怎得开奴婢的玩笑。”玉簪不依,脸“嗖”得就红了。
穿过药馆大堂,一下子就安静了,径直沿一条回廊往前,出了侧门就能看到前头的巷口,那尽头,就是青芦了。
今日乃是端午节,连青芦也没有免俗,挂了一束菖蒲在门上,看起来也多了几分人情味儿。此刻门前这里的似乎站了个人,远远看去,竟是竹心。
“瞧见没,人家竹心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都在这儿等你呢!”瑾言看到竹心果然在门边徘徊,忍不住又笑了起来,伸手轻轻扯了扯玉簪,叫她看。
“主子又笑话奴婢了。竹心是奉命行事罢了。怎么专门等着我呢!”玉簪说着皱了皱眉,看向竹心的眼神有些复杂:“这一根筋,跟了青璃公子这么多年,怎么还是不开窍呢。”
自打沈画搬离侯府,莫瑾言又偶尔与其相会,玉簪也改了口,以青璃公子来称呼沈画,而非以前的沈太医。
这样做,亦是为了避嫌,免得莫瑾言声誉受损。毕竟青璃公子乃是沈画在民间行医的称呼。没有人会联想到景宁候府去的。
其实。玉簪打心眼儿里对莫瑾言和沈画的相交十分支持。即便隔着男女大防的礼教,也不曾变过。不为其他,因为沈画的为人,只要与其相处过的。都会被折服。
他那样的朗朗君子,不做作,知礼数,更难得是,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上至庙堂朝臣之事,下至市井小民之苦,都用广阔胸怀纳入心中。除此之外,他更是涉猎琴棋书画、历史古籍、更别说他精通药理医术了。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能人。却谦谦如温润君子,半点不见孤冷骄傲,反而待人平和,让玉簪都觉得几乎和他没有隔阂。
只是沈画旁边这竹心有些让人厌烦,每逢含“五”之日都傻子死的在门口徘徊。人家青璃公子只让他看着下门,以防瑾言造访,可早些通传而已,有没有让他痴呆地守在门边寸步不离呀!
“咦,夫人您来啦!”
竹心正好一抬眼,就看到玉簪扶着莫瑾言由巷口而来,乐得咧嘴一笑,抬手还使劲儿地挥着,生怕人家看不见他:“小的这就去禀告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