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第七十八章(2 / 7)
:“母妃,不是我想得美,而是没法子了。谁叫舅舅在边关非要弄死周鸿,更糟的是他还没弄死人,倒叫周鸿立了功劳。”
“你——”德妃气得不行,偏偏无话可说。寿王的话不中听,可说的一针见血。陆镇这次出征之前,她就曾派人往家里送过信,让陆镇专心一意好好打仗,不要动些别的心思,免得弄巧成拙。这不但是因着周鸿是齐王想要拉拢的人,也因着她敏锐地感觉到皇帝的一些变化。
可是陆镇到最后仍旧没听她的劝告。他的理由是,周鸿是许氏一派的人马,只怕拉拢不过来,倒不如借此机会除了他,也是不让许氏再养成一条膀臂。再者战场上死人最容易不过,皇帝对茂乡侯府一向信任,虽说死一个周鸿或许皇帝会不悦,但也不会动摇根本,算来算去,还是利大于弊。
对此,德妃也是有苦难言。皇帝态度的改变极其微妙,不要说有什么佐证了,就连痕迹都不怎么找得到,若不是因她与皇帝数十年同床共枕,只怕也体会不到。如今虽是体会到了,却难以言表,更不能说服陆镇,才致今日之变。虽然皇帝没有封赏周鸿,甚至公然在朝堂上说他不遵军令,故而不能封赏,否则日后众将士群起效仿,则军令必废,看起来似乎是在偏袒陆镇;但皇帝因为齐家大爷一张庚帖就将爵位从二房拨给了大房,又岂能说不是给周鸿的补偿和奖赏呢?
齐家之事,真要是按俗礼较真起来,一个逼妻为妾的罪名其实是不大够得上的。毕竟周齐两家只是换了庚帖合了八字,连婚书都还没写呢,齐氏细算起来,连周励的未婚妻子都算不上呢。齐家败落,周家不肯承认这门亲事,只能说个势利,说他们背德弃义,还真不能扣别的帽子。因为两家连正式的婚约都没有,根本不能说是逼“妻”为妾了——齐氏算是哪门子的妻呢?
可是就凭这么一张庚帖,皇帝就直接下旨申斥了周家二房,承认了齐氏嫡妻原配之位。这一下子可不仅仅是搞砸了周家,就连沈氏的娘家昌平侯府也尴尬了。齐氏若是嫡妻,那沈氏算什么?若说是继室填房,又哪有嫡妻未亡就进门的继室呢?
想想寿王如今一个已经进门的侧妃是昌平侯府的姑娘,尚未进门的正妃又是周家姑娘,因为平南侯爵位更易,这两个人就都陷入了尴尬境地,德妃就越发觉得这里头不对劲儿,皇帝的态度,一定已经是有所转变了!虽然——她说不清楚。
齐王坐在一边,脸色也不好看。事实上,在陆镇出征之前,他也是倾向于德妃的想法——除掉周鸿不重要,重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