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八十六章(2 / 7)
之力返京,甫一入京便听说周鸿已娶,所娶的还是恩人之女。事已如此,若自己再有一分半分不该有的念头,岂不枉费了父亲一番训导,让父亲在地下也不安宁?只怪自己命薄,还是入宫罢。
“奴婢身在宫中,举动不敢自专,从前种种,唯铭记而已。”虽说女官是有品级的,并非寻常宫女,亦非妃嫔之类,但说到底,这宫中女子都是给皇帝准备的,该不该跟谁亲近,能不能亲近,难道还是她说了算么?
皇帝又笑了两声:“其实朕一直奇怪,你究竟为何入宫?”
“一者,为借陛下天威,护佑家母舍弟。”李菡侃侃而谈,并不犹豫,也不畏缩,“二者,希冀或有一日,能为先父辩白一二。先父弹劾茂乡侯府,或有不妥,但断无谋名之意。”
“是吗?”皇帝微微向前俯了俯身,“那你可怨怪于朕?”
“陛下只下诏将先父入狱,并未令先父死,奴婢怨怪不到陛下。”
司礼内监在旁边听着,心里暗暗称奇。这宫里的妃嫔们,见到陛下都是战战兢兢,只想着怎么样讨好。纵然位高得宠如德妃,亦未能免俗。至于外命妇们,跟陛下隔得更远,若有幸得陛下召见,更是字斟句酌,只捡皇帝爱听的说。怎么如今,这些年轻姑娘们反倒胆子大,前有平南侯夫人替夫辩白,后有李女史为父辩白,有些话坦白无违,听得他这司礼内监都心惊肉跳的。
皇帝默然片刻,嗤地笑了一声:“你倒是敢说话。”
“君父面前,岂可隐瞒。”李菡仍旧十分干脆,说完,静静跪在地上,不言不语。
“起来罢。”皇帝手指仍旧拨着那对核舟,良久才淡淡说了一句。李菡起身,仍旧走到案几旁边,拿起墨条研墨,神色从容冷静,仿佛刚才根本没有说过什么话。
“顾郎中在户部做得如何?”皇帝也不再理睬李菡,转而问起阴影里的人。
“风评甚好,皆言其娴于庶务。到任不久,山西一省两三年的钱粮之事已知之甚详。”
“既这么着,放在户部里倒可惜了,着他外放福州做个知府罢。”皇帝嗤笑了一声。进了户部,查山西省的钱粮,为的就是西北这批军粮罢?不过,这确实是军国大事,不可不查。尤其最近这段日子,曝出来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皇帝固然重武功,看重能替他打仗的武将,可是若武将自恃军功便自行其是,连皇帝的意思都要拂逆,皇帝也就不喜欢了。
“顾郎中升正五品时日不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