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3)
她在乎她,领养她的人也不是她的亲生父母,每当她以为幸福开始了的时候总是被深深的又打入地狱,她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
夏小梅的爹叫夏国富,这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原名是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夏国富希望国富民强,他们这一辈人见证了许多,在他们心中渴望一个没有战乱的环境,所以华国成立后他们对祖国怀着最崇高的热爱,华国由于兵员众多立国后裁剪老兵,许多老兵都被安置在各乡各县,夏国富就是其中的一个。
夏小梅的娘叫王杜鹃,她出生的时候虽说是民国,但是在农村女孩命贱,叫的一般都是各种花朵的名字,农村的姑娘大多朴实能干,她的家务活样样精通。
她是瑜省人,仗打到他们那里的时候全家逃难,家中父母年老走到半路便不行了,她和夏小梅舅舅相依为命边乞讨边逃难走到秦省的地界,后来不打仗了他们就在当地落户了,由于家里穷,而夏国富是当兵的退役有补贴她的哥哥便做主将妹妹嫁给了他。
两人结婚后就想努力把小家过出个样子,两人都年轻,王杜鹃每天6个工分夏国富每天10个工分,每到收成和年节的时候他们总能领到不少粮食。
他们都吃过没有粮食吃的苦头,所以如果大队分的是细粮夏国富总会偷偷找机会去城里和那些工厂职工换更多的粗粮回来,虽然危险,但是这样老婆孩子就能多吃点。
就是因为这机智地做法,才使他们在前两年大灾荒的时候躲过一劫,虽然大家吃的都不是很好,每日都是菜团子之类的,也吃不饱,但是总算没有荒唐的去吃那观音土,总算是熬过那么一劫。
前两年大家都饿的狠了,家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是房门紧闭就是害怕有人偷家里的粮食,当时做饭也不敢起炉灶,在家里搭一个小火堆将食物焖熟,就害怕别人家知道自己家里还有吃的。
每当回忆起夏小梅的记忆时夏眉就觉得自己原来生活的孤儿院和这里比起来简直都是天堂了,孤儿院里虽然吃的不是很好但是顿顿最差也是白面馒头,有几年国家补贴的多每天还给一包奶和一个鸡蛋说是补充营养。
而夏小梅的记忆中她吃的最好的就是小时候过年的时候,那时候粮食还是充足的,过年能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父母也会去割一块肥肉,将油一炸,满屋子飘香,他和哥哥们就有了最好吃的零食,油壳子。
而这样的食物最起码三四年没有吃到了,每日都是干饼和汤,最困难时还要去吃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