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机锋(1 / 4)
这一年夏日,辽东总兵自辽河向东巡视,迎接朝廷按例自山东调运布匹、棉花入辽东的海运船只,并分派辽东诸卫领取。
本朝初创时,辽东一地所需粮食、武器、军衣等皆由江南、山东等地调拨,北上运粮之船连岁不绝,朝廷还为此建水军二十四卫,专司调运之职。后建立军屯,开垦种田,辽东镇所产粮食便尽够本镇所用,再不必自江南调运,唯辽东不产棉、麻、蚕丝,军衣仍赖海运。
今年便调运布匹四十万匹,棉花二十万斤,五月自有东南风起便有船只开始启航,顺风运至辽东海港,再经海入辽河,至沿海卫所贮积分给,秋末前完成。
因近年天|朝沿海数港有岛夷及海匪为患,此次海运皇上便钦点了靖海侯为海运总兵,率水军二十四卫押运送辽东物资。汤总兵便带了家眷一同出巡,迎接靖海侯一行。
云娘虽然知道玉瀚此番公事不少,不止要按例接了靖海侯送来的军需,分到辽东各卫,而且他还打算将先前贮积分给这些物资的办法做些改动,方便各卫每年领用。毕竟辽东镇土地广阔,距领取东西的沿海卫所最远的卫所竟有上千里,每年为了领用军需,这些卫所要派大量人马长途跋涉,十分辛苦不便,又会耽误农时。
顺便他又想带自己和孩子们出来散散心,长长见识,至于此行一定会成为那些闲得无聊的御史们上书的理由,他根本不会在意。
回想当年玉瀚还是小小的巡检时,曾以完美的品德立身,当然那时也不会有御史注意到一个九品的小官。如今他成了手握军权的重臣,不论如何,褒赞诋毁都是并存的,有些微瑕并非坏事。
至于带着家眷出巡,听起来似乎有些过份,其实真算不了什么,只是名义不同而已。都是女人,带着姬妾出征,就不算是家眷,带着夫人女儿就要算是家眷。
云娘觉得自己和岚儿会骑马,其实根本不是大军的拖累。至于崑儿,虽然年纪更小,却因为他是男孩,跟在父亲身边就是顺理成章的。
只是这些道理,难不成还要向京城里的御史们讲去?他们一家四人可没有这个闲功夫,只愉快地随着大军一路而行,领略辽东风光。
说来岚儿和崑儿如今大了,功课也多了起来,云娘先前曾有些犹豫是否带他们出门,可是玉瀚一向以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分有道理,因此只要有机会,便会带着一双儿女,且他又从不偏着岚儿和崑儿,有什么儿子和女儿都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