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一九章 南京风云(三)(1 / 4)
泰山封禅的风波刚刚平息下来,但南京马上又发生了另一件重大事情,其影响范围,持续的时间,都远比泰山封禅的事件要大得多。
就在李华梅到达南京的当天,由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地区的一些知名学者的组织下,一共聚集了三百五十八名学子学者,一起联袂进京向内阁联名上书请愿,这份请愿书洋洋一共写了近万言,并附有数千人的签名,一共写了三大卷卷轴,向南京政府提出了十二条要求,首先就是请施行古制,以仁义礼信治国;其次是罢除奇淫技巧、重视诚心正意,其他还有限制商业、禁止开海、恢复科举旧制、逐驱天主教等等内容。
李华梅在进宫途中,在马车上看到的那一种学者,就是其中的第一批,共一百三十三人,他们赶到洪武门前聚集,跪伏于地,向朝廷递交万言书,而随后另外两批学者也都赶来聚集,这三百多人全部都跪在洪武门前,也将洪武门前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
虽然是在皇宫之前,但这些奇怪的举动,还是引得不少南京居民远远的驻足观看,而且军队也赶过来,不过这批人都还比较本份,只是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举动,于是也有一个军官过来,告戒众人,不要轻举妄动,而领头的几个人也保证,自己不会乱来,因此军队也没有驱赶他们,只是离着几十歩远警戒。
这时商毅正在内阁和众官员们商议事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都大感意外,谁也没有想到会闹成这一步,而商毅也意识到,中国的思想冲突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严重的地步了。
现在中国的统治虽然稳定了下来,但新旧两种思想的冲突却十分激烈,而思想的分歧大体又分为南北两派,相对来说,北方偏保守,而南方偏革新,只是在此之前,双方的争话都只是停留在学术方面,最多只是在报纸上发文,隔空互相争论一番,而南京政府一般对于学术争论都是釆取不干预的态度,因此对此也没有太在意。
但在新年之后,商毅下旨坚持执行新的科举制度,也成为北南思想冲突激化的导火线。
原来自从宋代以后,南方由于经济发达,教育水平也逐渐高过了北方,明朝开国之后,在洪武年间进行的几次科举中,南方考生的上榜率明显要高于北方,一甲的前三名和会元几乎都是南方人,而状元更是全被南方人垄断。
在洪武三十年的会试中,选出五十一名贡士全部都是南方人,而这一结果这也引起了来自北方考生的极大不满,大批落榜考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