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一九章 南京风云(三)(3 / 4)
乡试,并将自然科学的内容从考试中剔除掉,但新年之后,商毅下旨,明确表示乡试的结果是不会改变,而且科举制度也不会改变,因此也进一步引发了北方各地学者的不满。
当然他们现在还不敢公然反对帝国,只能祭出了最后一招,联合进京请愿,向朝廷上联名万言书,而上书的内容除了科举之外,还包括针对帝国的其他制度,当然这也是因为建国之后,商毅对思想言论放得比较松,如果是在清廷当政,那怕是朱重八在位的时候,也都是肯定不敢的。
但不管怎么样,事情总是发生了,因此在接报之后,商毅也下令,停下其他的公务,首先来讨论对这一次请愿的事情怎样处理,经过了内阁众官员简单的讨论之后,众官员们决定,现在不要激化矛盾,首先收下上言书,看一看写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再做决定,而对请愿的学者学子们,暂时以安抚为主,可以给他们安排住宿,一来是表示政府的怀柔,二来也是更于管理,免得弄出大乱子来。
商毅对此到也没有异议,因为这种上京请愿的行为,在历朝历代都有,其实是中国古代民间向朝廷表示自己声音的一种形式,无论这一次请愿的内容是什么,但这种形式是不能禁止的,因此商毅只是要求,一定要让请愿者保持秩序,不许借机对南京的日常生活造成破坏,影响秩序,而请愿者的住宿饮食由朝廷来付责这一点,到是可以,但要派遣军队监视。
内阁做出了决议之后,立刻派出两名内阁官员,出洪武门去面见众学者传达内阁的意见,首先接受他们了上言书,并表示内阁会认真阅读上言书,并上交给皇帝御览,但对上言书里提出的要求怎样处理,还需要时间来讨论,因此请他们暂时在南京等候,并安排他们到馆驿休息住宿,但同时也告戒众人,不许在南京胡作非为,破坏治定,否则一定将会严惩。
这时众学子们在洪武门外跪了半天,也确实足有些累了,而且内阁也接受了上言书,答复的理由也很合理,毕竟将求内阁马上就做出决定也不可能,而且有地方住,包吃包喝,当然不错,起码可以省钱,而组织这次上京请愿的领头几个人也都觉得没有拒绝的理由,虽然在队伍虽也有几个人鼓吵着“如果内阁不答应就跪在这里不走之类”,但见其他人都跟着官员一齐离开了,也熬不住累饿,终于也跟在后面一起走了。
见终于把这批请愿的学者们都安稳下来了,内阁上下也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还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同时又赶忙安排了一队士兵,在馆驿外驻守,当然名议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