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二九章 中俄之战(五)(3 / 4)
情况下,俄国人并不会是以在战场上光荣的战死为荣,也会适时的从战场上撤退,而且这一次战斗既不为了保卫祖国,也不是为了拯救民族,就连为了祖国荣眷而战的理由都没有。
另外俄军的主体组成的哥萨克骑兵本身就是一个由各种流亡者,不受主流社会的认同者组成的部族,什么样的人都有,根本就没有什么民族的观念,也没有自己的独立国家,政治认同模糊,具有非常典型的打家劫舍的绿林思想和有奶便是娘的傍大户风格,现在之所以奉俄罗斯为祖国,为俄罗斯在东方而战,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为了自己的需要,首先承认哥萨克人的地位,而哥萨克人也确实需要这种大名份;另一方面也因为俄罗斯确实也对哥萨克军队进行了一些资助。
但这并不就等于哥萨克人是真心为俄罗斯而战,只要是谁开出的价码更高,哥萨克人就会立刻倒戈,在历史上哥萨克骑兵除了骁勇善战以外,另一个著名的特点就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在十七、十八世纪,无论是俄罗斯沙皇、土耳其苏丹、波斯大汗甚致是克里木的鞑靼汗、波兰国王都曾经是哥萨克骑兵效忠过的对像,包括哥萨克内部,也分成万多个派系,而且各个派系各为其主,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只不过后来俄罗斯从诸雄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哥萨克人也才十九世纪以后逐渐的并入成为俄罗斯的一部份。
而正因为如此,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当然就没有那一个哥萨克人愿意会去为沙皇尽忠,首先保住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就在中华军的反击一开始,俄军的士兵也立刻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也都纷纷从战场上撤退,向尼布楚城败退而去,而巴什科夫也无法阻挡俄军的败退,当然这帮助巴什科夫做了一个决断,因为现在也就不用再多想了,赶快撤退吧。
甴于俄军基本是全骑兵,因此也能够迅速的从战场上撤退,不一会儿,在中华军的大营前的俄军,就己经撤得干干净净,而且速度之快,连中华军都觉得有些难以想象,而中华军对俄军的合围,也并没有形成,虽然中华军也追击了一阵,但毕竟是在黑夜之中,也不敢穷远,只是截住了一些步兵,另外在中华军大营两翼佯攻的俄军,因为撤退不及,被中华军截住,伤亡十分惨重。
等巴什科夫等人逃回尼布楚城之后,查点人马,这一次夜间袭击,俄军也是势尽了全力,一同投入了八千骑兵和一千步兵,结果骑兵只逃回的不足四千人,而步兵更惨,逃回来的只剩下了二百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