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6 / 9)
。”
朱老太太把针线叫丫环收了,道,“放着我穿。”便对赵家姐妹道,“同曦姐儿蝉姐儿去玩儿吧。”打发了她们出去,朱老太太问赵老太太,“卿丫头的嫁妆可开始预备了。”她是瞧着赵长卿稳重,模样生得好,料着定有些出息,就是朱老太太心里,也有些打算。只是没料到赵长卿得了这样的好亲事,心里也高兴。
赵老太太笑,“已经开始预备了,她年纪小,渝哥儿今年已经十九了。待长卿及笄就定亲,原本还想多留她几年,如今看来留也留不住了。所以,我思量着,针线什么的,叫她早些预备,免得临头倒慌了手脚。”
朱老太太笑,“很是。我这里有几匹上好的大红缎子,铃姐儿的亲事定了后,我给了她两匹做嫁衣。长卿的那一份,我早预备了,一会儿你给她带了去。女孩子这一辈子就这一回,别委屈了她。”
赵老太太笑,“又生受母亲的东西。”
朱老太太笑,“都是我的重孙女,什么生受不生受的。我是看她打小长这么大的,转眼就成大姑娘了,我也老了。”
赵老太太笑,“母亲瞧着比我都少相,半点不显老。”
朱老太太笑,“如今你也会说俏皮话了。今年腿可还好?有没有犯寒症?”
“去年就只是腊月里觉着酸,用药敷了几回便好了。今年入冬起,倒没觉着怎么着,如今不用天天药敷,只隔五日用药汤子泡一泡腿脚就好。”
袁氏先道,“阿弥陀佛,姑妈家那位苏先生当真是神医在世了,就是长卿,也不枉这几年给姑妈按摩针灸了。”
赵老太太笑,“我这腿,多少年的旧疾了,也没盼着真能好。不料就遇着了苏先生,长卿这孩子也有耐心,天天伺候我这老婆子。”
“有孝心还不好,多少儿孙也不一定有长卿这份儿心。”日久才见人心,袁氏素来能言善语,这话倒是真心。
赵老太太笑,“堂哥儿媳妇天天在母亲面前服侍,样样安排妥当,就是极孝顺的。”
袁氏笑,“姑妈这样赞我,我可就不谦虚了。”
“你原本就好。”赵老太太道,“咱家说不是什么世族大宦之家,有一样,亲戚多,人多,难为你这么些年照应下来。我自来是个笨的,不大会说话,心里也都明白。”
袁氏笑,“好姑妈,你说我一句好,就比别人说我一百句好都来得真。”
赵长卿得了这桩好亲事,朱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