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2)(12 / 12)
“静之,来看看柳小姐这词。”宣武帝不知何时归来的,热情招呼沈潜上前,甚至还打趣了楚清欢和薛金莲一句,“小姑娘家就是熟得快,看这俩好的像是亲姐妹似的,夫人大可不必担心了。”
楚清欢闻言顿时放心了,宣武帝这话平常人听了也只是当平常话罢了,可是对着自己和薛金莲说却摆明了不追究方才的事,甚至……宣武帝也是知道她们俩不过是被人设计了,可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晋国夫人,宣武帝到底还是在试探。
柳丹桐作的词已经被识字的宫女抄录了几十份分发到各位夫人小姐那里,就算大夫人颜色也不好看,可是架不住自己的女儿竟是和柳丹桐格外亲近,楚清欢的案几上也有一份。
细雨梦回风荷残,清风忽起杨柳间。斜阳几度还憔悴。黯流年。
斜栏倚尽珠帘卷,梅花吹遍碧箫寒。青鸟不言山中事。恨阑珊。
“二姐姐,柳姐姐这词做的不错吧?”楚锦芙大有共享殊荣的意思,一旁楚锦绣闻言脸色更是难看了一分,嘴角挂着的笑意平白的像哭似的。
“怎么样,静之?点评一二,也不负你们这才子才女的称号。”静之,正是沈潜的字,只是向来少有人唤罢了。
沈潜却是瞧了几遍这才笑道:“陛下抬举了,点评不敢,只是微臣以为若是改一字,许是更好些。”
感觉到来自沈潜的目光,柳丹桐黛眉微蹙,“沈公子可是说箫字?”她自己也觉得这个箫字并不是很好,可是一时半会却没找到合适的词。
沈潜点了点头,“正是,笙箫吹尽,箫字不若改成笙字,不知柳小姐意下如何?”
“梅花吹遍碧笙寒,碧笙寒……笙箫吹尽。”柳丹桐唇角扬起一丝笑意,“多谢沈公子。”
宣武帝又读了一遍,也觉得这一字改得委实是妙,不由道:“昔日有相府门下一字千金,今日静之这也算是一字之师了。”
自然,沈潜到底是胜出了柳丹桐一筹的。宣武帝最是宠信的京城士子,享誉六国的沈家儿郎,怎么也不会被一个女儿家比下去的。
宣武帝刚说完,皇甫云芊却是笑着起身道:“方才薛小姐和楚二小姐并不在这里,可不能就这般逃过去,怎么也要作诗一首的。”
柳皇后登时笑了,“芊儿越发是胡闹了,咦,今个儿赏给你的簪子怎么没了,刚才跑出去疯,莫非又弄丢了?”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