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权柄(10 / 15)
柄,就是这样的滋味……
我缓慢而诚恳地把自己想过许久的话说出来:“国犹如家,虽然众人都一心为家,但总要有人说了算。现在何去何从,请按照我的意思去努力。我虽年轻,不应自专,但皇上的嘱托我义不容辞。有一点我是不会答应的。皇上隆宠许我称朕,但我总是元家媳妇。元家庙堂,我若称朕,虽蒙皇上恩准,为诸公容忍,我却不能面对太庙里元氏列祖列宗。”我把目光投向每个人,最后落到那双凤眼里。
我将圣旨卷好,从容放回袖子,行步在座榻之间,审视众人,道:“洛阳城,不过是一道堡垒。我之所以要死守洛阳,因为这里是斗志所系。东都若覆,则百姓失望。到了此刻,解围邺城,接应皇上,乃保国第一要策。皇上以七叶至尊,不惜以身躯为我等牵制梅树生的数万精锐。就算赢得十万座洛阳城,比起皇上来,孰重孰轻?萧植目下受到重创,将士水土不服,归心似箭。若梅树生不折回接应,他们无力在河南再起攻势。梅树生孤注一掷,就是认准邺城,恰恰说明皇上才是目下最大的目标。总之,现在不急于打萧军,而是要迎皇上。”
“梅树生不回头,萧植也无可奈何。可是,萧植的性格,绝对会对梅有猜疑。若两人不和,则是南朝自毁长城。”上官先生说。
“他们恐怕早就有了缝隙……”我喃喃。那封由冯副将带回去的仿造梅树生笔迹的书信,不知是否奏效?我继续说:“梅是江南人。此局,非我不可解。明早我和上官先生,以赵显为先锋,率领七万人马北上邺城。剩余人马,由五殿下指挥。七王和杜昭维负责当我们的后盾,安抚百姓,供应粮草。山东的沈谧配合五王行动。如果王绍、薛坚联军进攻顺利,五王你也要等待我这里的命令,不可急躁冒进。如果薛王那边有闪失,那么五王更是只可压着萧植的尾巴打,千万不要和他死战,只要保持大战前的疆域就好。”
上官先生低声道:“皇后,你这些日子太过辛劳。若再置你于邺城风沙,皇上不会赞成的。至于对五殿下的安排,我认为倒是良策。”他故意把“良策”两字说重了。
阿宙一皱眉头。我以为他会反驳质疑,但他却紧闭双唇。
我含笑对上官先生说:“我要去,不是为了救皇上,而是为了我南朝在那里的数万子弟。先生若要劝我,除非把我这一生从头抹去,让我生在北朝。”
上官先生顿了片刻,笑出声来。旧羽扇跟着他的头颅自在摇动,“是我愚昧,皇后之意决绝,我听便是。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