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立嗣(3 / 9)
南朝民心。上次大战末,皇后当机立断,签订和约,又放还数万俘虏,百姓念念不忘您的恩德。您父母的陵墓,每日都有人自发上香祭祀。弘光回去,不知能否再见皇后。但太一皇子,是我和您的期望,愿皇后与皇子保重。”
他所言恳切,我的心也被灌入了江南的雨点,不禁热泪盈眶。我提醒自己还有机要交代,就问谢弘光:“你上次说,王绍之子王菡收拾残部,聚集在九江一带,与萧植面和心不和,可是真的?”
“是啊,萧植怎么可能对王绍之子好呢?王菡当初是被其父逼着反对北朝的,但现在难以回头。听说其妹王萤不能再出入北朝宫廷,连带燕王也一并闲居……”
我摇头,“你知其一,不知其二。皇帝实际上也是保护七王夫妇的。瞧。”我拿出一封信交给他,“这是我去探望七王妃之时,她写的亲笔信。上面只是嘘寒问暖,言外之意,不敢落于字迹,是怕拖累你们。大战开始,烦劳你和如雅试探他。若王菡还能暗中协助,我会赦免他的。知时务者为俊杰,我当年劝降他,后来他反叛,我并不责怪。你转告他我的话: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琅王氏,金粉世家,总不能断绝没落在南朝的围困里吧?”谢弘光犹豫片刻,将信藏好。
谢如雅起程第二日,恰好立秋。谢夫人神色如常地与太一说笑,竟毫不变色。我既钦佩,又感到内疚。谢夫人对康复的小迦叶说:“你爹爹和祖母秋天要来京了,你想见他们吗?”
元殊定已经出京六年,担任刺史。上次大战,他居然不全力供应邺城的粮草,私底下打算看皇帝被困的好戏。亏我识破他的用心,威胁利诱杨夫人的宠幸宦官,才遏制他们膨胀的野望。天寰当然和我一样小心他们。可大战在即,让魏王继续控制盐铁产地,便是天寰的心病。因此这次他顺水推舟,答应阿宙的请求。以到华山祭祀,阿宙殷切思念母亲为理,召六王母子暂时回长安,可说是权宜之计。
胖乎乎的迦叶倒是对他爹爹没什么印象,因此无动于衷。他骑着竹马,吆喝着朝太一冲过来。太一因为凝神思考,身材比他小,冷不防被他撞倒在石阶上。他咬牙,手背擦破了点皮。谢夫人慌忙要去搀他,我摆摆手。
太一努力爬起来,拉好衣服,默默睁着杏子般的眼睛瞧着迦叶。顽皮的迦叶觉得好玩,又撞了他一下。这次太一有了准备,踉跄了一下没摔倒。他的小脸露出一种与年龄不衬的严肃,大声说:“你干什么?”
迦叶嬉皮笑脸地晃晃竹马,太一忽然朝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