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2 / 6)
年,在大部分时间内忧愁伤感,害怕参加活动,害怕遭到别人拒绝,他们感到没有人爱他们,孤独,无助,压抑。
三、人际交往原因。目前,许多青少年身受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他们的时间几乎全用到了繁重的学业上,无暇顾及同学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学习竞争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忽略了朋友间的情感沟通。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往往使他们感到生活单调乏味,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情绪,进一步导致抑郁情绪。
四、教育原因。“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尽管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常常取消各种课外活动,迫使学生“苦读升学书”。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排名榜公布于众,学生人为地被分数分为“三、六、九等”,使青少年的“学习活动”实际上变成了“应试活动”,极大地限制了青少年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
青少年如何预防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使青少年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有严重抑郁心理的青少年,还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下面是对青少年如何预防抑郁心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1.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自信心。要善于和家长进行心灵沟通,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切实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减少不理解和误解的成分;在学习中向老师请教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与同学应努力做到互帮互助,但莫过于亲密;在课外应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诸如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
2.青少年要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所谓自我意识,就是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和看法。它包括三个因素,即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首先,青少年应该学会客观的认识自我,并增强对自我的爱护和对生命的珍惜;其次,青少年还应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摆脱自我无能心理的压力;最后是学会有效地控制自我,学会向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这是青少年平衡心理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
3.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在考试中,正确看待排名次的做法,正确对待考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