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谢谢(8 / 9)
,以几乎和光处理器同步的速度,来暂存数据,供处理器调用。
“暂存器!”欧宏博猛然跳了起来。
好几个科学家也激动地跳起来,但又颓然坐了下来。
他们现在有办法,让光的速度延缓到汽车行驶的速度,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个延迟,足够作为暂存器使用。
可是,他们让光延迟的装置,非常之大,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不可能将其缩小到,集成进处理器的程度。另外,这个装置,是靠冷冻的方式,来达到让光尽速的目的。虽然通过这个装置的光,确实减速了,但他们并不能做到有选择性地,让携带数据的光,进入这个装置。
“为什么要集成进处理器?”萧强不以为然地说道,“我们现在只求作出原型机,并不在乎大小、长度,实在不行,做成超级计算机也行。不过,我考虑的方向,并不是用你们的装置来减速,而是用光纤延迟来减速。”
“光线延迟?”这个方法,欧宏博他们也想过,也是现在科技界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光纤延迟,就是让携带数据的光,在光纤里反复来回,从而达到暂存的效果。
萧强想的则是另一种方式。
他设想的暂存器,是一个三维球体。
由于激光的直径可以达到几十纳米,在头发丝粗细的通道里,就可以有几千根激光并行。
萧强设想用不计其数的纳米级激光触发器,密布在三维球体的不同位置,让激光束,在这个球体中来回运行,直到经过无数次反射之后,从正确的读取口出来,被光处理器所调用。
半导体激光器只在最开始启动的时候,有延迟,随后可以达到和光信息同步,从而保证激光信息的光速传递。
同时,激光转发器发射的激光束,可以将衰减的光束凝聚,加强光信号。
萧强知道,这个暂存器的设想,和光晶体制作,以及集成都是现代技术的极限。从理论上说,都由实现的可能,但实现的过程,则难于上青天。
他动动嘴,非常轻松,但下面的研究员,要将设想变成现实,可能要花费他们一辈子的光阴。
他看着下面默默思考的研究人员,无声地叹了口气。
这下面的科研人员们,大多只有四五十岁,在十年前,还被称为中青年科学家。现在,也被称为年富力强的一代,正是挑大梁的时候。
但看看他们,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