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走向现实的乌托邦计划(6 / 10)
来的人,都是具有相当科研实力,在国际科学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著名科学家。
在那混乱的几年时间里,很少有人注意到了有科学家失踪。
人们大多以为,他们去了欧洲。
到了近两年,因为基地已经具有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并且研究的深度,开始渐渐超过世界现有水平,再从外面补充研究人员,已没有必要,才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
汪工好容易才趁瓦西里喝水的时候,找到机会和他谈了一小会儿。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瓦西里的眼睛,也没有离开过屏幕。
他主要是来询问几种最新配方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要求材料部门,提供一些新型材料详尽的数据资料,以方便制造部门,据此提出相应的加工制造方案来。
对于材料部门的突出成绩,其他各个研究部门都欢呼雀跃,只有制造部门感到头痛不已。
随着各种新材料的纷纷出现,这些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抗高温高压性能,也一再更新,一举超越了旧有的材料。
这就给制造部门带来了大问题,一些常规的加工技术,无法使用在这些新材料上面。
有些材料的硬度极高,就是采用新型合金刀具,也很难加工。而有些材料的耐高温,一旦合成以后,再要改变外形,将非常困难,只能采用强效激光,一点一点打磨。
所以,要制造出各个研究部门的需要的样品,制造部门,也是昼夜展开对新材料特性的研究熟悉,明了它们地具体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新的制造工艺,对其进行加工。
这就需要详细的材料数据,作为他们分析的基础。
现场监督着瓦西里将相关数据,传入了制造部门的数据库,汪工才离开了材料部门。
他来到动力部门,将他们需要的小型火箭发动机样品,交给他们,签收了回单之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他们讨论起来。
动力部门研究的项目,既有相对常见的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电磁推进系统等,也有一些超前的理论研究项目,例如激光动能发动机、电磁漏斗离子喷射推进系统等。
有些理论研究已经初见端倪,但缺乏实验条件。
好在盘古世界地出现,让他们有了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平台,可以进行深入地研究。
汪工正和几名研究员讨论,惊奇地看见扬科维奇走了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