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1 / 6)
至少是失眠和头痛。
我可怜的父母,他们哪里知道,他们高中毕业的女儿已经是一个非常狡黠的女孩了。她积极要求下放农村的举动,使用的是一箭双雕之计。豆芽菜一旦下放,既摆脱了她的父母,又可以在农村那个广阔天地尽享自由,至少穿考板裤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虽说豆芽菜刚满十七岁,可是她对于革命运动高潮与低潮的把握和预感,都是有相当经验的。就在去年,福建省的莆田,冒出了一个告“御状”的小学教师李庆霖。这可真是一个让豆芽菜之流大开眼界的人物!李庆霖老师居然胆敢给毛主席写信,说他的知青儿子在农村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地种地,裤子破了都没有钱买新的,生病了也没有钱请医生,头发长了都没有钱理发。豁出去了的李老师,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揭发了知青招工回城中后门成风的问题,说知青下放其实是货真价实的镀金过程。当时豆芽菜一伙胆战心惊地议论:天下还真有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人啊!李庆霖可能根本就不打算要脑袋了吧?谁料想,天意难测,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给这个大胆耿直的小学教师写了回信,还赠送了他三百元人民币!据说一时问,许多知青都去找干部们要钱,他们见了干部就背诵毛主席的信,说“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泽东,1973年4月25日”。于是,无论多么吝啬的干部,都要给知青掏一点钱了。于是。豆芽菜明白,波澜壮阔的知青运动已经进入末期,问题很多,毛主席在考虑结束这个运动了。曾经非常严肃的知青运动,实际上已经变得十分好玩和滑稽。
在毛主席给李庆霖寄钱之后,豆芽菜的寒暑假期,都要跑到附近农村的知青队去玩耍。豆芽菜发现,知青与贫下中农的关系已然颠倒过来,只要知青不胡闹到放火焚烧贫下中农的房子,贫下中农就感激不尽了。像冬瓜那样的先进分子有没有?那也还是有的。毛主席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可喜的是,大的氛围已成定局,绝大多数知青都比较松散,出于镀金的需要,敷衍地劳动着,为的只是在两年之后的招工或者招生回城中,顺利地拿到个人鉴定。豆芽菜羡慕地观察到,知青们说一口由他们自己创造了许多切口的黑话,游荡在月色下,吹口琴弹吉他,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秘密日记本;许多男女知青在闹恋爱和同居,他们的枕头底下压着发黄的小说,是茅盾的《动摇》一类的书,翻到哪一页都会让豆芽菜脸红心跳。这就够了!这就是豆芽菜所向往的自由生活!虽说农活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