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既来之则安之(2 / 4)
爷也不得不信邪,让李五娘好生在普安待着。
直到前些日子,那过路道人忽然又出现,说是李五娘该回李家了,再晚一些就要错过时辰了。
看着样貌服饰十年如一日的道人,李二夫人想起当年他说的话,连忙令人把离家十年的李五娘接回来。只是没想到,这一回来,李五娘就失足落了水,醒来后就变得乖僻静谧,好似失了魂似的。
“五娘子,我知道您心里是有怨的,可您也要体谅二夫人的处境。当年若不是养了八郎,苏氏都要爬上二夫人的头上来了,就不说大夫人生了大郎、四郎,三夫人就算是守了寡,到底还是有二郎在身边。待您以后许了郎君,做了别人家的媳妇,您就会懂的。”
妇人觉得这番话对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说似乎有点为时太早,但见她没反对,便叨叨地讲下去。
“这也由不得夫人不信,那道长说的话,我如今都还记得。他说五娘子的八字厉到连您自己都承不起,所以才会压着郎君不敢来投胎。要我说,咱家老太爷是阁老,大老爷又任鸿胪寺卿,二老爷和三老爷也都是举子出身,怎么可能承不起您这八字。”妇人像是在讲给李五娘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可那道人确实如此说的。”
“不过,后来倒也奇怪。凌家不过是个乡绅,要论起来,也不过是当年投了端明皇后的性子,专门给宫里养些花鸟鱼虫,结果倒是合了五娘子您的八字。”
“够了,崔妈妈,这些话你已经同我说了不下十次了。”李五娘终于受不住崔妈妈的叨叨念,翻身跃下桌子。
崔妈妈是生母的陪房崔汉林的媳妇,崔汉林跟着李家二房李勋卓在旁跑腿,两个儿子也跟着在李家名下的做个小管事,其中一个女儿更是自小跟了李三娘的,身份自不能与其他家奴相比。就是自幼在李家长大的李三娘也对崔妈妈客客气气,更不说刚刚从外祖家回归的李五娘。
可自她醒来,崔妈妈便如影随形地跟在她身边,如若不然就是跑回二夫人,也就是李五娘的生母凌氏身边,汇报李五娘这一日来的行踪。
她光着脚丫子跑回内屋,没得崔妈妈开声责怪,已经跳 ,用被子连人蒙了起来。
辛子墨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她堂堂定西大将军的女儿、圣上钦封的安西郡主、未来的世子妃,居然会落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身上。她该是稳稳当当去了宫里拜谢圣上恩典,然后等着王府的八抬大轿将她风风光光地从皇宫抬进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