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4 / 6)
不如你命好,年将十九,还待嫁家中。”
终于来了。我看着舅母,关切道:“此事亦是甥女一直想问,表妹何以还未择婿?”
“不是未择婿,从前也定过亲。”舅母道,“是你舅父定的,那户人家在洛阳亦是数一数二。可后来何贼生乱,那户人家遭了难,亲事也就没了。”
我颔首,轻叹一声,道:“过去之事,舅母节哀。表妹门第高贵,总有欲以结亲之人。”
“有是有。”舅母道,“可天下罹乱,世家高门也各自流离。好不容易安定些,你舅父已经故去。我等孤儿寡母留在洛阳,虽上门提亲的人也不少,可都是些门第平庸之辈。乔氏在洛阳名声响亮了百年,我唯恐辱没,将来见你舅父也无脸。”她又叹口气,“就这般,你表妹的亲事拖了下来。”
我看着她,道:“原来如此。”
“阿嫤。”舅母握住我的手,道,“我等在洛阳,周围门第早已看尽,无一可匹配。如今天下士族皆向往雍都,阿嫤千万要帮阿缇一把。”
我看她神色,知道还有下文,道:“舅母心中,可有合意之人?”
舅母莞尔,有些不好意思。她看看周围无人,凑近前,将纨扇轻遮嘴边:“阿嫤,我听说魏府的二公子,如今只有一妾,且常年在洛阳府中,确否?”
我愣了一下。
闹了半天,原来舅母看中的是魏昭。
“正是。”我说。
舅母道:“阿嫤,妇人成家,最重要的便是宅中之事。魏氏那般大家,你身为冢妇,上上下下,何事不须操心。人言杀阵父子兵,你表姊妹二人若成姒娣,你表妹可尽心辅佐,岂不强过外人?”
我微微点头,却露出为难之色,羞涩地低声道,“舅母所言甚是在理。只是甥女才嫁入夫家不足一年,贸然提起,只怕舅姑生疑,反倒不美,舅母……”
“阿嫤不必过于为难。”舅母忙道,笑笑,“舅母不过说个想法,成不成的谁人可担保。舅母是老人家心思,想着你表姊妹二人,自幼情谊深厚,若能嫁入一处,亲上加亲,岂不美哉。”
我柔声道:“舅母盛情,阿嫤心中明白。若有机缘,阿嫤定当相助。”
舅母握着我的手,眉开眼笑。
又寒暄了一阵,待得送走舅母,我站在廊下,望着墙外的天空,深吸一口气。
若有机缘定当相助什么的,那是鬼话。舅母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