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台(4 / 18)
有朝一日魏傕发现我的价值不再,他可会毫不犹豫地寻个由头把我换掉?
女眷们大多体力不济,行宴之所并不太高。我知道舅母会来,可当我看到她来与郭夫人见礼的时候,我还是吃了一惊。
引见的是与郭夫人交好的太常梁荣之妻陆夫人,她与郭夫人同好拜神,常常过府来做客。待得她们见过礼,我露出从容之色,上前与舅母行礼。
“原是这就是少夫人舅母?”郭夫人讶然。
我颔首,道:“正是。”年节时我曾与魏郯去舅母家中拜年,其中细由,郭夫人是知道的。
郭夫人颔首,对舅母微笑,“原来是亲戚,竟不曾拜访。今日既来,当同坐才是。”
舅母一脸笑意:“幸会夫人。”
“这位是亲家女君?”未几,郭夫人看到舅母身后的乔缇。
“正是小女。”舅母道,说罢,教乔缇上前行礼。
虽然我从来不愿承认,但乔缇的确生得不错,打扮精致些,能把许多人比下去。她发间簪花,步态款款,低眉向郭夫人行礼。
郭夫人含笑受下,我看到她的眼神若有若无,朝我扫了一下。
方才各自落座,露台乐歌已起。我望去,魏傕坐在最高处的殿上,臣子贵人在下首一一列席。
魏郯头戴金冠,腰佩嵌玉金带,衬以长剑武袍,风发意气更衬英武。魏昭则宽袍大袖,玉冠束顶,一派文雅。二人坐在一处,一武一文气势迥异,却有种奇妙的吸引之力,连我也不禁多看了几眼。
“二公子多时不见,如今更是俊伟。”陆夫人赞道。
郭夫人微笑摇头:“小儿浅薄。”
没多久,只听乐师又奏乐,齐声唱颂。这回唱的是魏昭不久前为璧台所作的《还璧赋》。
文辞之作,我自幼听过不少,有父兄和裴潜口耳濡染,也懂得一二。在我看来,魏昭这赋也算不错,可要论上乘,却只能说勉强。
不过,郭夫人显然不会这么想。她听的时候,神色沉醉,手指跟着节拍轻叩。一曲罢了,周围的妇人们纷纷交口称赞,更有人说魏昭乃世之奇才。郭夫人谦让几句,脸上的笑意却自豪不已。
我瞥向舅母,她隔着一席坐在后面,也跟着赞了几句。可不知是说话的人太多还是有意冷落,郭夫人从未朝她那边看一眼。
其中的道理我明白得很。不过,舅母是我的亲戚,不可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