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3 / 4)
一直等到下午,魏郯才回来,脸色不太好。
“出了何事?”我不想贸然去问,直接找到跟他回来的魏慈。
魏慈有些犹豫,想了想,对我说:“长嫂听听就罢了,勿传出去。”
“我传出去做甚,小叔但言无妨。”我说。
魏慈道:“丞相用荆州降将钟源训练水军,前日,钟源说北方军士不惯船上生活,日夜漂泊,许多人至今仍呕吐不适,建议丞相泊船之时以铁索相连,将士可如履平地。丞相以为此计甚好,同意了。”
我不懂些许用兵的奥妙,想了想,道:“夫君不同意。”
“大堂兄当然不同意!”魏慈有些激动,“丞相也不知是如何想的!行军打仗,讲快讲巧,如今虽是水上,可大舟相连,万一有急情,铁链羁绊,如何调动?水寨虽大,笨重不堪,再雄伟再平稳又有何用?”
我觉得此言在理,道:“夫君方才去向舅氏进言?舅氏如何回答?”
“丞相不肯听!”魏慈恼怒道,“他说锁船所用铁链,乃是特制,拆卸简便。又斥责大堂兄,说他从去年开始训练水军,这些人如今还不熟水性,乃是大堂兄有失!”
我心里一惊。
魏傕竟当面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将魏郯从前所做的全盘否了。
“丞相帐下还有众多谋士,”我沉吟片刻,道,“他们都不说话么?还有二叔……”
“他?”魏慈冷哼,“长嫂,实不相瞒。如今丞相帐下,人才多了,便人人都要争个上位。从去年伐谭归来,那班谋士就分作三派,一派支持大堂兄,一派力挺二堂兄,还有一派,凡涉及二人之争,则轻易不肯言语。用荆州降将训练水军的办法,就是二堂兄提的,此计丞相又甚是喜欢,他怎会反对?大堂兄就是感到这般形势要误事,才亲自赶去劝说的,长嫂也知道了,丞相根本不听。”说着,他叹口气,低低道,“长嫂,丞相乃弟伯父,他为人好强,这我是从小就知道的。从前还好,他有谦虚之心,决断分明,故而大事能成。可这两年,人多了,丞相开始独断,脾气也越来越乖。弟总觉得,丞相不喜欢太强太出色的人,即便是亲儿子……”
他瞥瞥魏郯的行帐,没有说下去。
这意思我却已经明白,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行帐里,魏郯坐在案前,一动不动地对着铺上面的地图,似乎在钻研,又似乎在出神。
我走过去,从茶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