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2 / 5)
水军出击之时,捉住纰漏来说服丞相,尚有所余地。可是如今,丞相被激,再难说服。”
我想了想,道:“即便如此,也不至于退回雍都。”
王据苦笑,看看帐门,低声道:“少夫人以为,丞相此番伐南,可胜否?”
我暗自吃了一惊,看着他:“王公之意……”
王据没有说话,只摇摇头。
“何以见得?”我问。
“从前出征,丞相无不先深思熟虑,方有所动。即便去年伐谭,看似凶险,可丞相知己知彼,麾下良将皆精熟攻守,以我之长克彼之短,得胜在开战之时便已是定局。如今不同,丞相伐南,兵卒虽众,粮草虽足,奈何兵将不擅水战;又深入腹地,后继无力,是为失策。”
王据说着,看看我,道:“夫人可曾想过,一旦不测,后军压力几许?若先退回雍都,遇得事变,大公子不但远离险境,还可守得雍都,岂非大善。”
心跳有点重,我拿起案上的水杯喝一口水,仍然没有缓解。
我不懂兵家的那些门门道道,可他暗示的意思我却是听得懂的——魏傕此战如果败了,负伤或毙命都在情理之中,那时,魏郯如果坐镇雍都,就不会再有哪个儿子继承的争论了。
“王公何不与夫君去说?”沉默好一会,我开口道。
王据摇头。
“少夫人,”他低叹一口气,苦笑道,“大公子若能说动,他今日就不会去加固营寨。如今夫人来到,我等亦唯寄望夫人相劝。”
王据走后,我坐在行帐里,仍为他刚才的话沉思。
魏傕战败,这个假设很让我心动。
但有一点我不解,王据对战局的猜测,魏郯恐怕也是同意的。那么,他不愿走,就不是出于利益了。
我望向帐门,缓缓饮一口茶。
自从离开长安以来,变故、出卖、打压,各种争斗,丑陋或无奈,我早已见怪不怪。我早已不会再傻乎乎地笃信什么节操,管他什么家世门阀,能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魏郯能够像王据所言那样寻个告病之类的由头回雍都,我是十二分支持的。可是魏郯并不愿意。
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此事,但是王据告诉我之后,我就知道了魏郯的决心。王据希望我能劝,这也高估我了。魏郯对我再好,我能劝他弃他的父亲陷险不顾而坐收渔利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