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1 / 6)
没正面回答,“赵省长,你相信吗?我的名字在银行就值几十个亿!”
赵安邦一怔,“哎,什么意思?凭你吴亚洲这三个字就能贷款几十亿吗?”
吴亚洲发现自己又有些得意忘形了,忙往回收,“不,不是,赵省长,我们向银行贷款很正规,都有抵押,有担保,最不济也有在建项目作担保……”
赵安邦“哼”了一声,“我看你吴亚洲的名字也不会这么飞速升值!”略一沉思,又问,“吴总,你们这些项目的合资资金是不是全到位了?据说你们亚钢联为新区这六大核心钢铁项目设立了十几个中外合资公司,每个公司注册资金还都在三千万美元之内,是不是?我们是老朋友了,你小伙子可要和我说实话啊!”
这个实话可真难说。赵安邦虽是老朋友,更是省长,这次又是查问题,他岂能说实话?说了实话对自己不利,也对新区领导不利。其实这十几家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都有水分,三亿五千多万美元只到了一千多万,可新区领导不让说,既不让和市里说,也不让给省里说,吴亚洲便没说,一脸恳切地道:“注册的三亿五千六百九十万美元已全到位了,市政府和新区对外资的投入管理都很严哩!”
赵安邦又问:“每个公司的注册资金怎么都在三千万美元之内,这么巧?”
吴亚洲这倒没瞒,这么干的也不是文山一家,想瞒也瞒不住,便说:“赵省长,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三千万美元之内市里有权批,就用不着麻烦省里了!”
赵安邦看了吴亚洲一眼,“这六千多亩项目用地呢?又是怎么批的?”
吴亚洲笑道:“赵省长,这就别问这么具体了吧?领导管大事,管方向嘛!反正我们土地手续全拿到了,现在合理合法!”又故意说起了银山,“银山的二千五百亩地有些麻烦,只批下来六百亩,可章桂春书记思想挺解放的,和我交底说好了:地要用多少只管用,先用起来再说,手续后补,他和银山市政府负责!”
赵安邦马上火了,“胡闹!国家有关部门目前正在查处非法占地,章桂春还敢出这种歪招?这话你不要听!”又说,“文山的摊子铺开了,收拢困难,银山的摊子还没铺,就不能再铺了!小吴总,我今天明确告诉你:银山的硅钢项目省里不会批的,你不要上章桂春的当!国家要搞调控,汉江省也有个调控问题!”
吴亚洲这才算弄明白了:银山的项目没戏了,再大的便宜也赚不到了,硬着头皮上马只能自讨苦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