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5 / 7)
来越失去了本真。
人们常赞记者是无冕之王,杜杰当初也是因为信念和执着才选择了新闻这个专业。
可当他工作了,真得涉足新闻界,却发觉一切都不是最初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刚到报社的时候,他什么版面都跑过,关乎民生所有最累最脏的新闻都交给试用期里的他来做。
好在当时的他内心坚定,又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所以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故意刁难,与他来讲,不过是小意思。
任务只要一个接一个漂亮地完成,就能看到曙光。
如同是途中已经征服了千山万岭的旅人,在问鼎最高最险的山峰时,恰逢晨曦微明,看那朝阳的霞晖拨开沉沉云层,绽放出不似人间的色泽,那道曙光,是刻骨铭心的,是郑重庄严的。
杜杰经历万般磨炼后遇到的第一道曙光,就是邢绮菲的父亲——报社主任邢光忠——从《省报》调至《G市晚报》的空降兵。
因为一条关于市政建设与百姓心声的系列报导,邢光忠发现了杜杰的才华。
首先,是新闻视角的与众不同——文章开篇并没有歌功颂德或是大幅书写群众的赞扬和褒奖,只是交替从市政部门普通员工着手,跟踪报导他们一周之内都做了什么事情,平淡却真实,字里行间散发着人性的光彩。
其次,杜杰拍摄了海量的照片作配图,更是精心地将甄选出的图合理排版并附上贴切的解说词,使得整个报导跃然纸上,读起来趣味生动。
最后,也是邢光忠最欣赏的一点。
杜杰对这宗旁人看来没有亮点、乏善可陈的报导十分上心,没有找借口推脱,更没有敷衍了事。
甚至在严寒天气里随工作人员下至排水渠清理污物时,杜杰都是亲历亲为的,而不是坐在温暖的空调房里胡诌一条假新闻去交差。
“现在的年轻人,个顶个的精明,他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实属不易!”
邢光忠是在市政集团网页上看到杜杰窘样的。
嘴唇冻得乌青,因为戴着氧气罐换气而使得眼镜片上尽是雾气,工作服宽大不合身,两条笔直的长腿上布满淤泥痕迹。尽管如此狼狈,在与跟踪报导的市政工作人员合影时,杜杰仍是微笑的,仅仅因为天气太冷而显得面部僵硬一点罢了。
杜杰没想到他在采访别人的同时,别人会以这种方式间接地表扬了他。
更没想到的是,看似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